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其一)

暮春天气和,登岭望层城。

朝日悬清景,巍峨宫殿明。

圣君常临朝,达士复悬衡。

道近无艮足,归来卧山楹。

灵阶曝仙书,深室炼金英。

春岩松柏秀,晨路鹍鸡鸣。

羽化既有言,无然悲不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暮春时节气候宜人,我登上山岭远眺层层城池。
朝阳高挂,清辉洒落,巍峨的宫殿显得格外明亮。
圣明的君主常常亲临朝堂,贤能之士也在权衡天下大计。
追求真理的道路虽近,但需步步踏实,归来后我将隐居山中。
在神圣的台阶上,仙人的书籍被阳光照耀,深室内炼制珍贵的药草。
春天的岩石间松柏生机勃勃,清晨的路上传来鹍鸡的鸣叫。
既然已知羽化成仙之路,就无需再为离别而悲伤。

注释

暮春:春季末期。
和:温和。
登:攀登。
岭:山岭。
望:眺望。
层城:层层叠叠的城市。
朝日:朝阳。
悬:悬挂。
清景:清朗的景象。
巍峨:高大雄伟。
宫殿:皇宫。
明:明亮。
圣君:圣明的君主。
临朝:亲临朝堂。
达士:贤能人士。
悬衡:权衡。
无:无需。
艮足:止步。
山楹:山间的屋檐。
灵阶:神圣的台阶。
曝:晒。
仙书:仙人的书籍。
深室:深邃的房间。
炼:炼制。
金英:珍贵的药草。
春岩:春天的岩石。
松柏:松树和柏树。
秀:茂盛。
晨路:清晨的道路。
鹍鸡:古代传说中的大鸟。
鸣:鸣叫。
羽化:修炼成仙。
无然:不必如此。
悲不成:不必悲伤。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幽居生活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开篇“暮春天气和,登岭望层城”描绘出一个温馨而又宁静的春日景象,作者站在小山上眺望远处的城墙,感受着春意盎然之美。

接着,“朝日悬清景,巍峨宫殿明”则是对这一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朝日”指的是早晨的阳光,它照亮了整个山城,使得远处的宫殿显得格外清晰和壮丽。

“圣君常临朝,达士复悬衡”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政治理想,希望圣明的君主能够经常处理国事,而有才能的人也能再次被重用,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定与人才使用的一种美好愿景。

“道近无艮足,归来卧山楹”则是说作者虽然离城市不远,但回家后却喜欢在山中静卧,不为尘世所扰。这里的“山楹”可能指的是山中的住宅,或是特指住宅的一部分,如窗棂等。

“灵阶曝仙书,深室炼金英”这两句则充满了道家修炼的色彩。“灵阶”可能指的是道观或其他供奉神灵的地方,“曝仙书”则是说在那里研读仙侠之术。而“深室炼金英”则更直接地表达了一种对长生不老、炼制丹药的追求。

最后两句“春岩松柏秀,晨路鹍鸡鸣”再次回到自然景象的描绘。春天的岩石旁,松柏郁郁葱葱,而清晨的小路上,可以听到鹍鸡的叫声,这是对山中生活的一种赞美。

“羽化既有言,无然悲不成”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飞升的表达。这里的“羽化”指的是道家修炼到最后达到肉身脱变成仙的境界,而“无然”可能是说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一过程的完成,“悲不成”则是一种对不能实现这一理想的悲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精神超脱世俗束缚的一种追求。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其二)

中岁尚微道,始知将谷神。

抗策还南山,水木自相亲。

深林开一道,青嶂成四邻。

平明去采薇,日入行刈薪。

云归万壑暗,雪罢千崖春。

始看玄鸟来,已见瑶华新。

寄言搴芳者,无乃后时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其三)

卜筑青岩里,云萝四垂阴。

虚室若无人,乔木自成林。

时有清风至,侧闻樵采音。

凤皇鸣南冈,望望隔层岑。

既言山路远,复道溪流深。

偓佺空中游,虬龙水间吟。

何当见轻翼,为我达远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述韦昭应画犀牛

遐方献文犀,万里随南金。

大邦柔远人,以之居山林。

食棘无秋冬,绝流无浅深。

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骎骎。

朝贤壮其容,未能辨其音。

有我衰鸟郎,新邑长鸣琴。

陛阁飞嘉声,丘甸盈仁心。

闲居命国工,作绘北堂阴。

眈眈若有神,庶比来仪禽。

昔有舞天庭,为君奏龙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述华清宫五首(其一)

上在蓬莱宫,莫若居华清。

朝朝礼玄阁,日日闻体轻。

大圣不私己,精禋为群氓。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