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泻邻槽入夜闻,远疑泉响隔松云。
题诗为问醒眠客,几滴还能醉得君?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诗《戏和徐七见寄卧闻邻槽酒声之作》描绘了春天夜晚的独特景象。诗人通过“春泻邻槽入夜闻”这一句,生动地刻画了春夜时分,酒水从邻家的槽头潺潺流过,声音清晰可闻,犹如泉水在松林间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醉意的氛围。接着,“远疑泉响隔松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听觉错觉,仿佛那酒声穿越了松林,消失在云端,富有诗意。
诗人借题发挥,想象如果能以诗询问那位因酒声而醒的客人,那么几滴美酒是否还能让他沉醉?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喜爱,也暗含了对友情的关怀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情趣,展现了诗人高启的才情与幽默感。
不详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初来如报社前春,好宿茅檐伴客身。
莫入江南旧庭院,杏花风雨总无人。
素香寂寞野亭空,不似秋千院落中。
卧对一枝愁病酒,清明今日雨兼风。
花落名园罢醉游,故人无复旧风流。
吴乡莫叹无歌听,若使闻歌意更愁。
我是钧天梦觉人,忆来松下是前身。
老僧何去袈裟在,落叶斜阳满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