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黄龙观

杖藜迢递寻仙源,古祠遥见云中幡。

空林山猿食栗响,深泽野獭衔鱼喧。

道人步出悬厓下,度竹穿松远相讶。

焚香邀入紫芝居,为写黄庭坐清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仙源的过程,以及在黄龙观中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之景。

首句“杖藜迢递寻仙源”,诗人手持藜杖,跋涉远行,寻找传说中的仙境。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决心和对未知的好奇心,也暗示了仙境的遥远与神秘。

接着,“古祠遥见云中幡”一句,描绘了诗人远眺时所见的景象:一座古老的祠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飘扬着幡旗。这一画面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象征着仙源的超凡脱俗。

“空林山猿食栗响,深泽野獭衔鱼喧”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空旷的树林中,山猿觅食时的声响回荡;深邃的湖泊边,野獭捕食时的喧闹不息。这些场景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也暗示了仙源之地的宁静与和谐。

“道人步出悬厓下,度竹穿松远相讶”描述了诗人遇见道人的场景。道人从悬崖下缓缓走出,穿过竹林,穿过松树,显得格外神秘。诗人的惊讶之情,表达了对道人身份和仙源之地的敬畏。

最后,“焚香邀入紫芝居,为写黄庭坐清夜”两句,展现了诗人与道人之间的交流。诗人被邀请进入道人的居所,一同焚香,静坐于夜晚,书写《黄庭经》。这一场景充满了道家文化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道家智慧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探寻仙源的旅程,以及与道人相遇后的静谧时光,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

罗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马文明会同年

春官昔日曾推毂,万里青霄同奋足。

阅人浑是沙拣金,顾我真惭葭倚玉。

醉向东风促马蹄,宴罢归来曲江曲。

花枝乌帽笑欹红,柳带宫袍惊染绿。

小臣何幸感遭逢,圣主无劳资梦卜。

卓哉忠孝是良图,漫尔荣华匪私祝。

唯君好事尤好文,长夏开筵思秉烛。

情深樽俎笑谈间,片纸微词并收录。

献酬终日已百拜,出门送客犹三肃。

卉木庭除倍有辉,饭刍仆马皆蒙福。

高秋风月正撩人,我亦试将嘉会续。

形式: 古风

耕云

桐邱先生笑开口,问我湖田不知亩。

一卷神农百谷经,今日居然落我手。

农夫十耦牛十角,公家什一我什九。

大田之稼岁十千,与公岁岁为春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张玉湖再惠吕梁石砚并石笔阁次韵以谢

何人赠我方尺砚,上有云头和雪片。

玉湖不来凿吕梁,吁嗟此物何由见。

女娲鍊石曾补天,得之自我今三年。

为君阁笔复叹息,衰谬他时那可传。

形式: 古风

渔景四首(其二)

江水朝来忽然涨,鸬鹚作阵鱼初上。

得鱼远趁江上墟,深树柴门午鸡唱。

盈尺琴高锦作鳞,渔翁出手骄墟人。

价平劝尔正须卖,此回天气非侵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