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湜雪(其二)

六合天人竞散花,坐惊门地亦清华。

川原霁后龙鳞出,岛屿平时鸟篆斜。

秀发园林春万里,寒生楼观月千家。

待看阳律还暄早,破润乘凌见翠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六界众生竞相绽放花朵,坐着也惊讶于门户之地的清雅华美。
雨过天晴后,山川大地如龙鳞般显露,岛屿在平时也显得像鸟篆般优美。
春天的园林秀美无边,冷意从楼阁中升起,映照着千家万户的月光。
期待着阳气逐渐回升,冰雪融化,新绿的嫩芽破土而出。

注释

六合:指天地四方,古代天文术语,也可泛指宇宙。
竞散花:形容万物竞相开放,如百花争艳。
清华:清雅华美,形容环境或景色。
霁后:雨后,天晴。
龙鳞:比喻山川起伏的景象。
鸟篆:鸟形的文字,古代书法的一种风格。
阳律:古代音乐中的阳声律吕。
暄早:温暖的早春。
破润:冰雪消融,湿润新生。
翠牙:新绿的嫩芽,这里比喻生机勃勃的春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开篇“六合天人竞散花”勾勒出一个欢快的场景,天地间的人们纷纷扬扬地撒下花瓣,营造出一种喜庆繁华的氛围。“坐惊门地亦清华”则转换了视角,从静坐中感受到的是门前清洁无垢的地面,也许是由散花后的结果,反映了一种纯净与和谐。

“川原霁后龙鳞出,岛屿平时鸟篆斜”两句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雨后,河川与原野上露出了犹如龙鳞般的光泽,而远处的岛屿在平静的时刻显现出宁静的姿态,鸟儿在枝头歇息呈现出斜倚的线条。这两句以对比的手法,既展示了雨后的生机勃勃,也描绘出了远方的安详与和谐。

“秀发园林春万里,寒生楼观月千家”则是对园中景致和夜晚楼上之景的描写。春天的美丽如织,园林之内花开满径;到了夜深人静时分,从高楼上远眺,看到的是千家的明月与寒冷交织。

末两句“待看阳律还暄早,破润乘凌见翠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阳光的律动似乎在提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温暖的气息也随之而至。在这自然界的律动中,诗人希望能够尽快体验到那份清新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变化万千的春日世界。诗中的景象多变,从天地间的人们散花到雨后的自然光泽,再到夜晚楼上月色,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与人间情感的深刻体验和细腻描绘。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周湜雪(其一)

云表争飞镂玉花,冲烟照水弄光华。

遍妆庭树能多巧,乱入风帘不奈斜。

漠漠杨花迷客径,纷纷蝴蝶满人家。

寒檐向晚凝清滴,乳洞春硝长马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周湜雪(其四)

毰毸乱舞出烟林,落久临阶试浅深。

平尽高低宽眼界,放开虚白见天心。

狂倾月窟愁将竭,厚压坤舆恐未任。

润泽功成本无迹,便回春意欲同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林次中秘阁题五龙庙

头角蟠潜岁月沉,腥风不散古祠深。

曾闻惊电开岩壁,常见屯云宿殿阴。

苍蜴吐冰藏暗穴,彩虹收雨出长林。

荒碑磨灭无遗事,犹冠龟跗压翠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范君武出郊

九月天高客喜晴,篮舆因兴度溪行。

身逢乐岁留漳浦,心逐秋风入渭京。

日暖登场多稼熟,桑阴具饷野盘盈。

丰年社后多馀酒,处处神林箫鼓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