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林鼓角楼

去岁同登画角城,诸蛮未灭夜论兵。

五更将吏知人意,吹作梅花塞外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去年我们一同登上画角城,蛮族还未平息夜晚还在讨论战事。
黎明时分将领和官吏体察士兵的心愿,号角声吹出了梅花般的边塞曲调。

注释

去岁:去年。
同登:一同登上。
画角城:有装饰角楼的城池,代指战场或边关。
诸蛮:各种蛮族。
未灭:尚未被消灭。
夜论兵:夜晚还在讨论军事策略。
五更:黎明时分。
将吏:将领和官吏。
知人意:体察士兵的心意。
吹作:吹出。
梅花:暗指军中的思乡之情或者战地的凄冷。
塞外声:边塞特有的音乐风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弼回忆去年在画角城与将士们共商战事的情景。"去岁同登画角城"一句,通过"去岁"二字,传达出一种历史回顾的沧桑感,画面中显现出群雄并立、壮志凌云的场景。"诸蛮未灭夜论兵"则揭示了边疆局势的紧张,表达了对异族侵扰的忧虑和对军事策略的筹划。

"五更将吏知人意"一句,通过"五更"点明了深夜的军营,"将吏知人意"则写出将领与士兵之间心照不宣的理解和共同的决心。最后以"吹作梅花塞外声"作结,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军中的号角声比作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坚韧和高洁,此处暗喻将士们的勇气和决心如同寒冬中的梅花,即使在艰苦的边塞,也傲然绽放,显示出高昂的战斗意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严肃态度,又有对士气的鼓舞,展现了宋代边塞诗常见的豪迈与悲壮风格。

收录诗词(219)

陶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 字:商翁
  •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 生卒年:1015—1078

相关古诗词

修仁县禅定寺

民归新邑去,古寺静寥寥。

僧映水遮户,客随云过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屏山

一峰高起塞天关,堪作皇家外屏山。

可惜化工安著远,半遮中国半遮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思柳亭

罗池刺史寡尘缘,画戟墙头筑望仙。

黄鹤与谁同一去,碧桃无主又千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昭州(其三)

假守昭平郡,诗情比阆仙。

蝉声风叶外,鸟影月池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