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亭

断碑残画字昏朦,应是山高气似虹。

我自笔头如许涩,恨无好句傍清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残破的石碑上字迹模糊不清,像是山高处的云气映照彩虹。
我手中的笔如此滞涩,遗憾的是没有写出优美诗句来迎风而立。

注释

断碑:残破的石碑。
残画:模糊的图画。
字昏朦:字迹模糊不清。
山高:高山。
气似虹:云气像彩虹。
我自:我。
笔头:笔端。
如许:如此。
涩:滞涩。
恨:遗憾。
好句:优美诗句。
傍清风:迎风而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高洁气质的追求和自我才华不济的忧虑情怀。"断碑残画字昏朦",开篇即以破碎的碑文和模糊的画像作为比喻,暗示着文化的沦丧和知识的失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状况的感慨。

"应是山高气似虹",这里的"山高"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境界,而"气似虹"则形容一种非凡、飘逸的情怀和气质。诗人似乎在表达,对于那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是多么地向往。

"我自笔头如许涩",转而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文笔不够流畅、才华有所欠缺的自省之情。"恨无好句傍清风",则是表达了对美好词句与和谐自然风光相伴的渴望。这里的"清风"不仅仅是自然景象,更寄寓着一种高洁、纯净的情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高尚情操和艺术才华的追求,以及面对自身不足时的深切感慨。

收录诗词(1)

米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年南海清心坐,一任东君冷眼看。

形式: 对联

幸存耕雨地,况值养花时。

形式: 押[支]韵

题太平兴国寺壁

曾趁东风看几巡,冒霜开唤满城人。

残脂剩粉怜犹在,欲向弥陀借小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句(其二)

猿啼旅思悽。

形式: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