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心下事,不思量。自难忘。花底梦回春漠漠,恨偏长。
闲日多少韶光。雕阑静、芳草池塘。
风急落红留不住,又斜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觌的《春光好·其二》。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心下事,不思量。自难忘",诗人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情感,即使不去刻意回想,也难以忘怀。"花底梦回春漠漠,恨偏长",描绘了梦醒后对春光流逝的无奈与遗憾,尤其是那份长久的愁绪。"闲日多少韶光",感叹美好的时光在闲暇时显得尤其珍贵。"雕阑静、芳草池塘",通过静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最后两句"风急落红留不住,又斜阳",以落花随风飘散和夕阳西下,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以及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整体上,这是一首抒发怀旧之情,感慨岁月易逝的佳作。
不详
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西江月》《定风波》(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忆秦娥》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
槐阴密,蔗浆寒。荔枝丹。珍重主人怜客意,荐雕盘。
多情翠袖凭栏。晚妆罢、谁与共欢。
帘捲玉钩风细细,敛眉山。
胭脂腻,粉光轻。正新晴。枝上闹红无处著,近清明。
仙娥进酒多情。向花下、相闹盈盈。
不惜十分倾玉斝,惜凋零。
□杏堂前,清深窗外,宛似蓬瀛。
珠翠分行,笙歌争奏,音韵清新。玉皇金母情亲。
劝醁醑、更酬嗣君。地久天长,花朝月夕,天上长春。
小宴清秋。霎时见了,雨散云收。
柳絮轻柔,梅花閒淡,宫院风流。空教梦绕青楼。
待说个、相思又休。无奈情何,不来眼底,常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