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

冥冥花朵隔遥山,脉脉风烟暗百蛮。

曾向黄陵嘲竹里,羽毛犹带泪痕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宋朝刘延世所作的《鹧鸪》诗,以鹧鸪这一意象为载体,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冥冥花朵隔遥山”,开篇即以“冥冥”二字营造出一种深远、幽暗的氛围,花朵虽美却隔着遥远的山峦,仿佛可望而不可即,隐喻着情感的隔阂与距离感。“脉脉风烟暗百蛮”,紧随其后,通过“脉脉”二字,赋予了风烟以情感,暗喻着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同时“暗百蛮”则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深邃与难以言表。这里,“百蛮”泛指众多的地域或人群,暗示了情感的广泛与深远。

“曾向黄陵嘲竹里”,这一句通过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黄陵,传说中舜帝葬地,此处借指悼念亡者之地;“嘲竹里”则可能源自古代文人对竹林的吟咏,暗含着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哀思。这一句通过历史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物的深切怀念。

“羽毛犹带泪痕斑”,最后两句以鹧鸪的羽毛上还残留着泪痕斑点的形象收尾,生动地描绘了鹧鸪因哀伤而留下的痕迹,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主题的深化。羽毛上的泪痕斑点,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寓意着深深的哀愁与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鹧鸪这一意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深沉的哀愁与对逝去事物的怀念,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8)

刘延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七)

看花出约几时回。

形式:

偈九首(其八)

三世诸佛,不知有恩无重报。

狸奴白牯,却知有功不浪施。明大用,晓全机。

绝踪迹,不思议。归去好,无人知。

冲开碧落松千尺,截断红尘水一溪。

形式: 偈颂

七言再咏

诗见张继先三。

形式: 六言诗

樱桃

王母阶前种几株,水晶帘外看如无。

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