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杂诗十四首(其六)

墙阴过雨艾蒿光,隙地初无车马妨。

老去勤衣宁惜力,自锄瓦砾种黄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田间劳作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朴素的美感。

首句“墙阴过雨艾蒿光”,描绘了雨后墙角艾蒿在阳光下闪烁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清新与生机,也暗示了农事活动的季节性。雨后的艾蒿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预示着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次句“隙地初无车马妨”,点明了农地的特点——即便是在道路旁或空地上,也不妨碍农人进行耕作。这反映了农人在土地利用上的灵活性和智慧,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三句“老去勤衣宁惜力”,表达了农人即使年老体衰,也依然勤奋劳作,不吝惜自己的力气。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农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品质,体现了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最后一句“自锄瓦砾种黄桑”,具体描绘了农人亲自清除田间的瓦砾,播种黄桑的过程。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农人的辛勤劳动,也体现了他们对土地的精心照料和对未来丰收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农人与土地之间的深厚联系,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它不仅是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也是对农耕文化精神的颂扬。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田间杂诗十四首(其七)

新凿方塘号镜渠,晚栽杨柳尚疏疏。

一诗与结明年约,半种菱荷半种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田间杂诗十四首(其八)

并舍荒芜足数廛,黄昏饭后每流连。

此何添个书堂好,分贮湖楼种树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田间杂诗十四首(其九)

夹岸稊杨水绕村,浣花今有灢西原。

他时傥得逢萧八,乞觅桃栽五百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田间杂诗十四首(其十)

掠波双燕故飞飞,何处雕梁忘却归。

小立茅斋试招手,晚风蒲稗水深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