霪雨

朝雨暮雨不肯晴,昏昏冥冥如翳尘。

舍中连月汗流础,道傍前日泥埋轮。

东南地倾水所汇,潮汐沙拥江之漘。

埧头中沙坐可想,往往政与洪涛濒。

陵迁谷变不知代,但见万瓦差鳞鳞。

老钱试手建都邑,盖亦安土非经纶。

海咸舄卤易岚雾,况此梅蒸天絪缊。

沮洳与吾类蛙黾,爽垲久欲还麋麇。

因思吴赵宁爱此,适已灞上翔真人。

当时倘匪地天泰,讵知无意云雷屯。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的雨傍晚的雨都不肯停歇,天色昏暗如同蒙上了一层尘埃。
家中连续几个月湿气重,地板上都是汗水,道路旁边昨日的车轮都被泥浆淹没。
东南方向的地势低洼,是水流汇聚之处,潮汐和沙子围绕着江边。
堤坝上的沙子坐下来想想,常常与汹涌的洪水相邻。
山陵变迁,山谷改变,不知岁月更迭,只看见无数瓦片参差错落。
老钱初次尝试建设城市,或许只是出于对土地的热爱,并非深思熟虑。
海边的盐碱地容易起雾,更何况这梅雨季节的湿热天气。
低洼潮湿之地与我等相似,长久以来都想回归干燥之地。
想到吴越之地的人们未必会珍爱这里,恰似真人已在灞水上空翱翔。
如果当初天地并非如此安宁,又怎能料到会有风云突变的时刻。

注释

朝雨暮雨:清晨和傍晚的雨。
如翳尘:像蒙上一层尘埃。
汗流础:地板上都是汗水。
泥埋轮:车轮被泥浆淹没。
地倾:地势低洼。
经纶:深思熟虑的规划。
梅蒸:梅雨季节的湿热。
沮洳:低洼潮湿。
爽垲:干燥之地。
云雷屯:风云突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不断的雨水带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感慨。开篇“朝雨暮雨不肯晴,昏昏冥冥如翳尘”生动地刻画出连绵不绝的阴霾天气,将视线中的世界笼罩在一片水汽之中。

接下来的“舍中连月汗流础,道傍前日泥埋轮”则通过对比雨后的环境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诗人用“连月”来形容时间的久远,用“汗流础”和“泥埋轮”来描绘雨水带来的具体影响,展示了自然力量对于人类生活空间的直接影响。

中间部分“东南地倾水所汇,潮汐沙拥江之漘。埧头中沙坐可想,往往政与洪涛濒”则是对特定地理环境的描绘。诗人通过对地形和水流的细致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含着对政治变迁和社会动荡的一种比喻。

“陵迁谷变不知代,但见万瓦差鳞鳞”一句,则是对历史长河中事物更迭与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古迹残留的描写,表达了对于过去和现在交错、历史记忆的淡漠的无奈情绪。

“老钱试手建都邑,盖亦安土非经纶”这句似乎是对某位人物(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钱塘江畔的开辟者)在特定环境下的治理行为的一种肯定。这里的“安土非经纶”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这种治理手法的认同和赞赏。

后续的“海咸舄卤易岚雾,况此梅蒸天絪缊”一句,则是对某种自然现象或特定物象的描绘。这里的“海咸”、“岚雾”和“梅蒸”等词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细腻的意境。

至于“沮洳与吾类蛙黾,爽垲久欲还麋麇”一句,则似乎是诗人对于某种自然状态的向往和对比。这里的“沮洳”、“蛙黾”等形象,传递出一种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渴望。

最后,“因思吴赵宁爱此,适已灞上翔真人。当时倘匪地天泰,讵知无意云雷屯”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可能指的是古代某些隐逸者)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的思考。这里通过“因思吴赵宁爱此”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前贤的景仰之情,而“适已灞上翔真人”则是对这些人物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一种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也表现了他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生活态度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立春

适禁乐令春哑,先办秋治社聋。

银胜鬓毛班白,琼丝菜缕青红。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赵玉汝自作戏墨见寄各题六言其上.脊令

水落寒塘初冷,霜倒枯荷半倾。

莫倚尾能涎涎,踏沈一片秋声。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赵玉汝自作戏墨见寄各题六言其上.鸲鹆

晴树暖以流憩,霜实饱而倦飞。

何与人间世事,再三自整缁衣。

形式: 六言诗 押[微]韵

赵玉汝自作戏墨见寄各题六言其上.鹁鸠

村北村南雨暗,舍东舍西水生。

去妇复还何日,烟蓑处处春耕。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