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成伯(其一)

劫劫官身未许收,江山到处发诗愁。

弃繻西上今将老,襆被东来又欲秋。

安得紫箫横鹤背,漫从清钓觅羊裘。

黄梅正作冥冥雨,每咏新篇兴转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官场生涯无法摆脱,满心忧虑为江山
年华老去,离开西去,又要面临秋天
如何能得到紫箫,骑鹤而行,只想清闲垂钓
黄梅时节阴雨连绵,每次吟诵新作,心情更加深沉

注释

劫劫:形容官场生涯的艰难困苦。
官身:官职身份。
许收:允许退休。
发诗愁:引发诗人的忧愁。
弃繻:放弃官职。
西上:向西去。
将老:即将老去。
东来:从东方来。
又欲秋:又要进入秋季。
紫箫:紫色的箫,象征高雅生活。
鹤背:仙鹤的背,寓意超脱尘世。
羊裘:羊皮衣,指隐居生活。
黄梅:夏季的一个节气,常有雨。
冥冥雨:连绵不断的雨。
新篇:新的诗篇。
兴转悠:情绪变得深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题为《和朱成伯(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身处官场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劫劫官身未许收”揭示了诗人官场生涯的艰辛,无法轻易抽身。接着,“江山到处发诗愁”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江山时,内心却充满忧虑和愁绪。

“弃繻西上今将老”中的“弃繻”暗指辞官归隐,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即将步入老年。“襆被东来又欲秋”进一步描绘了季节更迭,暗示时光流逝,诗人对未来的归隐生活充满期待。

“安得紫箫横鹤背,漫从清钓觅羊裘”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像古代隐士那样,手持紫箫,驾鹤而行,或者在清溪边垂钓,过着简朴的生活。“羊裘”出自《楚辞·渔父》,象征隐居的闲适。

最后两句“黄梅正作冥冥雨,每咏新篇兴转悠”描绘了黄梅时节阴雨连绵的景象,诗人每当吟咏新作,心情便随着这悠长的雨声而愈发深沉,流露出一种超脱而又寂寥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触。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和次山赠别

牧养惟闻政失中,茇棠深愧召南风。

却归旧隐三家市,回望耆儒一亩宫。

蕙帐我今寻怨鹤,蘋洲君复送惊鸿。

别怀不得同杯酒,西柄居然挹大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汝霖三首(其三)

桃李无言春事深,便看园树欲交阴。

永怀北固吹长笛,一醉春风典破衾。

金羽喜从幽谷出,锦鳞贪引翠竿沉。

好传消息睎曾点,莫把平生问李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汝霖三首(其二)

圣门功业海同深,大禹犹曾惜寸阴。

知有诗书消永日,不将狐貉愧寒衾。

定心应已观川逝,阔步何须叹陆沉。

闻道北山兰正好,果堪纫佩即幽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汝霖三首(其一)

客思如春日日深,莫令鶗鴂损芳阴。

忽逢佳士能倾盖,那用高眠有抱衾。

陌上正歌归缓缓,尊前聊酌夜沉沉。

君诗也得池塘梦,沈谢风流尚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