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扁舟东下白云乡,一水牵愁万里长。
多谢白鸥閒不去,知余机事近来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行舟远离的画面,"扁舟东下白云乡"一句,便设定了诗人乘坐平底小船,向着东方、云雾缭绕的地方缓缓前进。这里的“白云乡”既可以指代遥远的地方,也隐喻着诗人的心境如同那飘渺的白云,难以捉摸。
"一水牵愁万里长"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思念,那条河流似乎无尽头地延伸,正如他心中的愁绪一样,无边无际。这里的“一水”指的是钱塘江,这条河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多谢白鸥閒不去"这一句中,“白鸥”通常指的是白色的鸟,常出现在水边。在这里,它们的出现被赋予了特殊意义,似乎在陪伴诗人,让他感到一些慰藉。"閒不去"则表达了一种留恋之情,诗人对这片刻、这个场景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心情。
最后一句"知余机事近来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释然和放下。他似乎在告诉自己,对于一些过去的事情,已经开始学会放下,不再过度纠结。这也许是诗人在旅途中的一种心灵成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情感流转,既有对远方的思念,也有对眼前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于过去的释然。
不详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江头风雨弄轻寒,小艇轻蓑把钓竿。
日暮沧浪歌渐远,延缘应自避尘冠。
弦管丛中画舫行,都人一一贺升平。
飞鸿不识人间事,犹作穷边肠断声。
幽幽池馆锁苍苔,万朵芙蓉取次开。
却似昭阳旧宫女,含娇只待翠华来。
浓淡烟村碧,浅深霜叶红。
蓬窗今夜客,芦岸晚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