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和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十二)》表达了诗人步入中年后的淡泊心态和对古代文学的深深热爱。"吾年已强仕,非复少壮时",诗人自述年纪已大,不再是年轻力壮之时,但他并未被世俗功名束缚,反而沉溺于古文辞的世界。他怀念古人,认为他们的深刻理解可能仍能启发自己,"其人虽已远,玄解或在兹"。
诗人欣喜地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共同探讨学问,"欣与二三子,披襟莹前疑",尽管言语难以尽意,但深信庄子的超脱和惠施的智慧不会欺骗他们。"忘言诚未易,庄惠不吾欺",表达了对超越语言表达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遵途有逸轨,逍遥随所之",意味着诗人遵循自己的道路,不受常规约束,自由自在地随性而行。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崇尚文学和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