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杜工部同谷七歌(其六)

有女有女寄外家,伶仃飘泊空如花。

采得双柑不忍食,索人远过投阿爷。

陶令多情中郎苦,一形一影西日斜。

愿汝出门鼓琴瑟,不愿去国悲胡笳。

呜呼六歌兮音转细,晦日无光掩青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虞淳熙的《仿杜工部同谷七歌(其六)》描绘了一位女子孤单无依的形象。她身处异乡,如同飘零的花朵,寄身在外家,生活艰辛。她采摘了双柑,却舍不得独自享用,宁愿找人送到远方的父亲那里,表达思念之情。诗人以陶渊明和蔡邕(中郎)的典故,暗示女子的深情与苦楚,她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长,孤独而哀伤。

接着,诗人希望这女子能在出门时弹奏琴瑟,享受音乐带来的慰藉,而不是因远离祖国而悲叹胡笳之声。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音调渐趋哀婉,如同晦暗的日子,连明亮的月桂树都失去了光彩。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艰难,以及对家庭和故土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21)

虞淳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仿杜工部同谷七歌(其七)

白白袒免头上绕,两度三号哭年少。

长夜幽林叹一声,山鸟惊飞虎伥叫。

千里提携多苦辛,十年梦寐空啼笑。

病骨棱层影渐销,莼香何日生秋庙。

呜呼七歌兮歌正哀,操戈挥日登荒台。

形式: 古风

怀净国

客有归来辞,都作莲花字。

五柳珊瑚枝,三径玻璃地。

天童候金门,香刍总而至。

翠裓倾丹英,纷纷罗应器。

翩然六铢轻,秋霞生半臂。

解衣浴澄地,灵风撼仙芰。

承足青玉沙,妙触各如意。

空楼千乐鸣,吹演第一义。

吾安进䋭歌,独笑声闻醉。

极乐讵有涯,行向刀林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屠长卿过访有所投赠次韵答之

南山逢纬真,翛然见仙骨。

羡此龙鹤姿,相携入玄室。

至言了不烦,大无是何物。

众人祗天刑,尔独解其桎。

三壬抱日明,六翩抟风疾。

岂必伊竺乾,羽衣不须脱。

三氏徒纷纭,端如狡兔窟。

长汀负鸿包,十袭何密密。

逆行迷汗漫,独往寡俦匹。

误为郑圃游,商风转飗飘。

闲窥小白华,中衣生海日。

校书空然藜,晞发不施栉。

偶发同心言,忽已交臂失。

将无随通明,鄮仙礼文佛。

蓬莱亦化城,在在阇耆崛。

形式: 古风

哭许阿大灵长

病眼昏如雾,变雨洒絜霖。

闻子畀过门,椎枕一声哭。

龙井张春筵,送客仰华屋。

长揖辞此世,云返下宫宿。

折腰幸归来,一折竟就木。

呜呼五十年,与子频征逐。

清狂混酒人,长呗疑祠祝。

攫取法书跳,嘲谑文园朴。

久染长安尘,常携永安仆。

遇我简通室,因叙情初熟。

泮宫总角游,萧寺同几读。

朝夕数茎齑,瓮飧半升谷。

阿二提食櫑,阿十捧书牍。

家贫苦兄弟,世事伤翻复。

我出逢眼白,子归只头秃。

不如阿二仙,不闻阿十睦。

尊生老隐山,宛死人入屋。

平生书画船,倏尔冲风覆。

藻火洗欲尽,琴瑟调难伏。

有口懒歌鸰,无心先赋鵩。

忆我初第时,暴病刀刺腹。

子来扶掖我,夜起至五六。

悲子不及药,魂飞胡太速。

相贫知己多,以兹泪簌蔌。

念子学书来,退笔有几簏。

千秋翰墨林,定莅钟王族。

米颠邀许颠,须生众香国。

合掌绕莲花,往日曾肃穆。

莫念德生儿,其叔非痴叔。

神饮覆十杯,且享夜台福。若见长庚星,慎莫假踧。

暂作《升天行》,借他双白虎。

昔者毗山社,三人好奇服。

子初名木孺,若木光煜煜。

授我长孺印,调笑词坛伯。

胡家第三郎,三孺自品目。

文鼎两趾倾,踆乌双足缩。

腾踔大地间,偃蹇惟我独。

夔行拟何之,揽涕空盈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