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拍板》由明代诗人王越所作,通过对拍板这一乐器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情感表达。
“有声无字耳通神”,开篇即以一种超凡脱俗的视角,将拍板的声音与心灵的沟通相联系,暗示了拍板虽无文字记载,却能触动人心深处的情感。这里的“通神”二字,不仅指出了拍板声音的魔力,也暗含了对演奏者技艺高超的赞美。
“六片红牙万种春”,进一步描绘了拍板的外观与内在的丰富情感。红牙的色彩与形状,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万种春”则表达了拍板能够承载和传递出千变万化的音乐情感,仿佛是春天的万种风情汇聚于一物之中。
“可惜杨环差一拍,东风吹入马嵬尘。”最后两句则通过一个典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与悲剧色彩。杨环,可能是指与拍板相关的某位历史人物或故事,而“差一拍”则寓意着某种遗憾或错过。东风吹入马嵬尘,则借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整句话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瞬息万变、难以把握的感慨。
综上所述,《拍板》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拍板这一乐器的独特魅力,还蕴含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