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秣陵无好丝,但夸织工巧。
非徒经纬多,亦贵颜色姣。
承平之日甲天下,水载以舟陆运马。
富商大贾工负贩,仰给至无游手者。
兵燹以来未复业,湘乡相公发军帖。
招集四方织户来,吱吱轧轧机房开。
机房开,丝不贱。
火船载丝出洋去,富者乾没贫不便。
今年丝价高于珠,我见童子泣路隅。
自言家有织机匠,年年衣食才有余。
而今十机不织一,身闲那得摇丝车。
我为童子三叹息,长官机捐设正急。
这首清代邓嘉缉的《秣陵织业行》描绘了南京(古称秣陵)丝绸业的兴衰变迁。诗中首先赞美了昔日秣陵织工技艺高超,丝织品精美,且在太平盛世时贸易繁盛,连富商大贾都依赖此业维生,几乎无闲人。然而战乱之后,行业凋敝,湘乡相公下令招募织户恢复生产,虽然丝价上涨,但贫者生活艰难,昔日织机匠人如今却十机无一织,只能感叹世事变迁。
诗人通过童子的哭诉,表达了对织户困境的同情,以及对官府征收机捐导致百姓困苦的不满。整首诗反映了清代社会经济变动下,手工业者的艰辛与政府政策对民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不详
翩翩公子有遗祠,想像风流奠一卮。
臣亦毛生思脱颖,不知可有处囊时。
莫愁湖上逢人日,胜侣招携蹑屐双。
举酒心情还属客,登楼风景独当窗。
梅花破雪香生树,山色连云绿过江。
惭愧群贤远相召,醉扶春影渡渔矼。
别君何处最相思,多在松阴月上时。
对我清辉皎如此,故乡俦侣可曾知。
尺书问讯劳相忆,浅盏浇愁醉不辞。
还寝剧怜风露冷,愿移残梦落书帷。
游历来停黄宪车,入门一笑各轩渠。
相逢每惜须眉老,把晤翻嫌音问疏。
高士愧悬徐孺榻,经生争识郑公居。
厚期无负名山业,共拟元和郡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