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静用韧叟韵赠诗依韵奉和

湘累何计问穹苍,雨雪其吁携手行。

讵有南楼风月兴,且寻东郭水云乡。

前年红树游萧寺,此际黄昏是夕阳。

谁是濯缨谁濯足,各将心境取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吴重憙所作,题为《渊静用韧叟韵赠诗依韵奉和》。诗人以湘累自比,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寻求宁静的心境。"湘累何计问穹苍"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如同湘江之鬼无法向天问讯。"雨雪其吁携手行"描绘了一幅风雨同行的画面,可能寓言着诗人与友人共度艰难。

"讵有南楼风月兴"表达了诗人此刻没有欣赏美景的心情,更倾向于寻找内心的宁静,"东郭水云乡"可能是诗人理想中的隐逸之地。"前年红树游萧寺"回忆起过去的游历,而"此际黄昏是夕阳"则暗示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

最后两句"谁是濯缨谁濯足,各将心境取沧浪"借用典故,表明每个人都在各自的生活中洗涤心灵,寻求超脱,以"沧浪"象征清澈的水流,寓意净化内心世界。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87)

吴重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唐拓武梁祠画象残册为李一山题

古今以来推画手,椎轮如自东西京。

自从齐鲁逮巴蜀,前人箸录垂典型。

元嘉元年武氏石,天水以后蒿莱平。

历金元明乃复出,百六二象犹发铏。

此图仅存十四幅,唐时旧拓传溪藤。

忆十一龄戊申岁,大梁随宦曾眼经。

越七十载岁戊午,我八十一重开縢。

虽经昆焰火不尽,古香古色仍奔腾。

茧理腻若截肪细,麝煤重比沈云崩。

国初题自朱查手,《小石帆亭》集大成。

竹垞山舟各七一,尚书梁公八旬盈。

雪礓持赠秋盦手,声价直许同连城。

东洲斋两钜制,后有作者难抗衡。

惜哉陈王两巨眼,墨缘未得传风镫。

近人重搜获一石,毡蜡昼静闻登登。

嗾獒晋主激宣孟,知兴贤母咨王陵。

击磬有心来何蒉,节义杵臼兼程婴。

地不爱宝并世出,紫云山色增峥嵘。

我闻文翁高眹张收作石室,帝王圣哲摹画无不精。

至今迹相不得见,孝堂郭巨三十留题名。

其余东麟西爪互显露,太尉沛相述叙文清明。

冯绲六玉丁房峙双阙,李翕五瑞渑池尤著名。

此图七圣一暴四孝子,俯视他象只如中下乘。

家臧武梁题字如隶释,《小蓬莱阁》注字明珠莹。

白楼先生昔赠先阁部,惨遭劫火此竟逃天刑。

李唐至今一千有余载,得见祖本眼福还相矜。

昭陵六马道子佛,唐画当时知服膺。

蔡家有邻韩择木,唐隶当时应禀承。

复斋款识并入仲安室,衎斋二妙文字今犹馨。

前人歌诗已穷精奥义,贱子附尾钻纸如冻蝇。

形式: 古风

答李莼客农部见怀

一篇劳赠我,疏磊见襟期。

醉与白云契,吟惟芳草知。

世事慨如许,古人交似谁。

鉴湖朱处士,深荷李孳颀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广王维西施咏

多少蛾眉去,吴宫颦未伸。

不知尝胆辈,可念捧心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与客论诗示二绝句(其一)

洲翻鹦鹉竞奇新,闲咏于今亦少真。

纵使雄才推一世,不关情性岂诗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