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冬重过古囊(其三)

净域何销歇,禅门困是空。

一灯山月下,孤钵野云中。

栋桡埋秋草,塔危带夕鸿。

终期扫坛级,来上辟支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乙丑冬重过古囊(其三)》描绘了一幅静寂而深沉的禅寺景象。"净域何销歇,禅门困是空",开篇以疑问和感叹的方式,表达了对昔日清净之地如今似乎已不再热闹,禅宗修行的空灵氛围似乎有所消减的感慨。

"一灯山月下,孤钵野云中",通过描绘山月下的孤独灯火和僧人持着的孤零零的饭钵,形象地展示了僧侣们在自然环境中的清修生活,孤独而宁静。

"栋桡埋秋草,塔危带夕鸿",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衰败,屋梁因岁月侵蚀而倾斜,被秋草覆盖,而塔影在夕阳下显得孤独而高耸,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最后两句"终期扫坛级,来上辟支宫",表达了诗人期待有朝一日能再次清扫佛坛,亲自登上辟支宫(可能指某个重要的佛塔或圣地),这不仅是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精神归宿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寺的变迁,寓含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归宿的思考。

收录诗词(558)

黄廷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乙丑冬重过古囊(其四)

本是吾宗子,超然云外情。

重莲昭帝贶,双虎狎师行。

缩地通仙界,扣关入洛城。

空馀丹鼎在,采药学无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乙丑冬重过古囊(其五)

飞锡从初地,布金种福田。

兽蹲承跌座,鸟喜结花毡。

芝产灵池润,松滋甘露偏。

禅心明皎月,兹事已千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乙丑冬重过古囊(其六)

翠微分半榻,胜托此真缘。

披草寻龙藏,过溪饮虎泉。

香花萦下界,脩竹出诸天。

忽忆同游者,浮生殊可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腊月六日雪(其一)

邦人不见雪,三十有三年。

地拆炎方异,天垂瑞泽偏。

檐前堆不树,海上寂无烟。

稚子欢岐路,渔翁泊钓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