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人买妾而病二首(其二)

何须天气水边新,便好尊前赋洛神。

定自中年多作恶,非关尤物解移人。

莫愁阿鹜烦君嫁,且学西施为我颦。

争似农家无一事,从来婚嫁只朱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创作的《嘲人买妾而病二首》中的第二首,以讽刺的手法探讨了社会上对于女性地位和价值的误解与偏见。

首句“何须天气水边新,便好尊前赋洛神”,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暗示了对追求表面新奇事物的不屑,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如同洛神般,不仅外表美丽,更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这里暗含了对当时社会上追求外在形式而非内在价值的批评。

接着,“定自中年多作恶,非关尤物解移人”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在中年时可能因生活压力或情感空虚而做出不理智的选择,将责任归咎于“尤物”的诱惑,而非个人意志的薄弱。这种观点既是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莫愁阿鹜烦君嫁,且学西施为我颦”两句,通过对比阿鹜(可能指某位女子)和西施,指出真正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和行为的优雅。这里借用了西施的故事,强调了内在美的重要性,同时也对那些仅看重外貌而忽视品德的人进行了讽刺。

最后,“争似农家无一事,从来婚嫁只朱陈”两句,以农家的简单生活为例,表达了对平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上复杂、纷扰婚姻观的批判。农家的生活虽然平凡,但幸福和谐,没有过多的烦恼和纠葛,这与社会上频繁的婚嫁纠纷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讽刺手法,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品质的重视。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德劭亲迎而归乃有打包辟谷之兴以诗见贻戏用其韵

解事无人似乐天,玉簪旧语世相传。

打包就使从前话,弹指安能断后缘。

寂寂空房惟法喜,茫茫何处问臞仙。

冬之夜永宜长虑,百计真从若个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咏菊

依倚西风不自持,葳蕤羽葆杂金规。

繁开不负朝阳色,独步非关昊帝私。

把酒可能追靖节,掇苗终欲慕天随。

春红过尽聊经眼,赖有芬菲慰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止戈堂二首(其一)

此老胸中百万军,暂劳试手犬羊群。

山头不复望廷尉,柱后何须用惠文。

解带为城聊戏剧,卖刀买犊便耕耘。

三山胜处开华屋,千载人传旧使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止戈堂二首(其二)

千里闽山驿骑飞,天书趣解海边围。

异军方逐苍头起,元帅徐将白羽挥。

翻就铙歌春举酒,收还烽火夜开扉。

向来万事关兵气,却作风光坐上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