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四十首(其七)

千年明镜忽生尘,逐妄迷真岂有因。

海上刻舟求剑客,市中当昼攫金人。

万牛难挽清风转,两曜偏催白发新。

此事知音古来少,碧天无际地无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山居四十首(其七)》由元代诗人栯堂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对人生与世事的深刻思考。

首句“千年明镜忽生尘”,以“明镜”喻指人心或宇宙真理,却因时间流逝而蒙上尘埃,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被世俗杂念所遮蔽。接着,“逐妄迷真岂有因”进一步强调了迷失自我、追求虚妄而非真理的现象,指出这种迷失并非偶然,而是人性内在的弱点所致。

“海上刻舟求剑客,市中当昼攫金人”运用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错误的方向上盲目追求,如同刻舟求剑者固执于旧法而不变通,或如市井之徒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行窃,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短视。

“万牛难挽清风转,两曜偏催白发新”则表达了时间不可逆转、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清风难以被强留,正如时光流逝无法挽回;而太阳与月亮的更替,却偏偏催促着人的白发新生,象征着生命的自然规律与无奈。

最后,“此事知音古来少,碧天无际地无垠”总结全诗,指出理解这样深刻哲理的人自古以来就很少,仿佛在广袤无垠的天地间,能够洞察人生真谛的心灵寥寥无几。这既是对前文思想的升华,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激励,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碧空与大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理、时间与命运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类普遍困境的深切同情与反思。

收录诗词(13)

栯堂(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益字。大慧杲四世法嗣,得法于净慈隐公。住庆元奉化岳林寺,世传《山居诗》一编,檗庵黄僧游广陵,得于东隐精舍。为元时旧刻

  • 籍贯:温州

相关古诗词

山居四十首(其八)

溪隔红尘树锁烟,寒蒲终日自安然。

黄河定是有清日,曲木其如无直年。

道在玄珠澄赤水,德亡神剑跃深渊。

从来不结东林社,屋外开池自种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居四十首(其九)

铁载能浮羽楫沈,败非成是迹休寻。

漫言解返秦庭璧,须信难藏郿坞金。

甜到尽时忘蜜味,酸从回处见梅心。

青山若个不堪住,独买沃州支遁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山居四十首(其十)

荒径攲斜挂籊蓬,半箩红粟倩溪舂。

山中有客见真虎,世上何人识假龙。

秋竹走箯穿断石,老藤行蔓上枯松。

晚风断送云归去,谁打原西寺里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山居四十首(其十一)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似尘飞窗隙间。

铜雀已成身早没,玉门未到梦先还。

斩蛟胆壮浑忘水,逐鹿心狂岂见山。

独许白云最深处,老松枯石伴身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