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七十三)

冷月严霜照一灯,柝铃风送响腾腾。

案头英簜门前戟,岂有籧篨覆瘐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冬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锐感知与深刻思考。首句“冷月严霜照一灯”,以“冷月”和“严霜”渲染出冬夜的寒冷与寂静,一盏孤灯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格外明亮,照亮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接下来,“柝铃风送响腾腾”一句,通过风声中传来的柝铃声,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与寒意,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警醒。

“案头英簜门前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书桌上的书籍与门前的武器,象征着知识与力量的并存,以及诗人内心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坚守。这里的“英簜”和“戟”分别代表了文武两方面的装备,显示了诗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仅追求学问,也渴望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一句“岂有籧篨覆瘐冰”,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与批判。籧篨(qú chú)是一种粗陋的遮盖物,用来比喻低劣的保护或掩盖。而“覆瘐冰”则暗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冷漠,仿佛连最低限度的关怀都难以给予。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正义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面对严酷现实时的独立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己亥杂诗(其七十四)

七十尚书出负戈,三闾憔悴怨湘波。

抚琴欲鼓《拘幽操》,軏唱臣难唤奈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己亥杂诗(其七十五)

竟写梅边生祭祠,亦歌塞外送行诗。

候人鹄立门如海,浪语风闻百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己亥杂诗(其七十六)

怜君胆小累君惊,抄蔓何曾到友生。

终识绝交非恶意,为曾代押党碑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己亥杂诗(其七十七)

环门松竹喜相迎,倚树安楼鸽不惊。

对镜头颅顾妻笑,几乎此事却干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