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隐只都城,灵襟晚更清。
春秋登耄耋,身世际升平。
杖屦兴亡事,溪山去住情。
寿堂秋宴合,兰畹入殊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京城的老人,其心境在傍晚时分尤为宁静。春秋两季,他已步入高龄,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国家的安宁。老人手持拐杖,脚踏木履,对历史的兴衰有着深刻的理解,对自然山水的去留之情也流露于胸中。在寿宴上,他与宾客共聚一堂,享受着秋天的盛宴,庭院中的兰花散发出独特的香气,为这欢聚增添了几分雅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和平年代里享受天伦之乐的情景。
不详
改籍琼山。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回毂过英利,乌飞正及晡。
残年途次蹙,旧学客边芜。
结宇在都市,地嚣心自闲。
矮窗通素月,回溜入平湾。
晦迹羲黄上,恣情木石间。
青黄任牺象,曾为一开颜。
元夕清堪赏,笙歌远近闻。
引杯瞻斗柄,倚席见参文。
岁判五更梦,春添一脉氲。
豪吟自乘兴,何事策奇勋。
岁律有隆替,气机分浅深。
点椒春酿足,焚木夜香沈。
国正知天步,阳回见帝心。
短材惭报称,空倚素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