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扁舟夜泊千墩浦,耳内都无鸡犬声。
到处试从村老问,无人不颂宰官清。
一年秋赋相将毕,两月春田次第耕。
恻隐愿加时赈给,莫劳安抚问民情。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千墩夜泊上郑明府》描绘了夜晚泊船千墩浦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耳内都无鸡犬声”,展现了乡村夜晚的寂静和远离尘嚣的特点。他随后询问村民,发现每个人都称赞地方官员郑明府的清廉,反映出官员的良好口碑。诗中还提及了农事活动,秋收已毕,春耕即将开始,显示出农村生活的规律与和谐。
诗人表达出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希望官府能适时救济,而不是仅仅形式上的慰问。这种体恤民生的情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社会治理的理想追求。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公正清明政治的向往和对百姓福祉的关注。
不详
幸接芳邻并早孤,如鱼同队长东吴。
余岂远作逋逃客,公已高登贵显途。
故里菊松三径在,归舟囊橐一钱无。
澄思七十年前旧,泪眼何曾为老枯。
细雨弄晴三月天,故人辞我归芝川。
墙头燕子语留客,溪上柳花飞扑船。
小姬拍案调新曲,野老挥毫书大篇。
最是落红如惜别,随风点点堕樽前。
江上春风拂柳丝,画船挝鼓送君时。
壮行赖有诗盈轴,?醉何辞酒满卮。
风月自今劳远梦,溪山从此起遐思。
交情别意知多少,惟有青山剩得知。
廿载流光快掷梭,虞卿宅畔重经过。
白头野老都成鬼,红粉村娃总作婆。
官赋孰如今日重,人家不似旧时多。
夕阳野草花桥路,不觉徘徊发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