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淅淅西风入小楼,楼中听彻玉笙秋。

不妨青竹摇残梦,甚怯新凉搅客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秋风吹过小楼,楼内传来清脆的玉笙声。
让那青竹摇动梦境,却害怕新生的凉意搅扰了旅人的忧愁。

注释

淅淅:形容风声微弱而连绵。
西风:秋季的偏西风。
小楼:小型的楼房或阁楼。
彻:穿透,传遍。
玉笙:一种古代的管乐器,声音清脆悦耳。
秋:秋季。
不妨:何妨,不妨碍。
青竹:翠绿的竹子。
摇残梦:摇动尚未消散的梦境。
甚怯:非常害怕。
新凉:初秋的凉意。
搅客愁:扰乱旅人的思乡之情或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的情感。"淅淅西风入小楼",通过"淅淅"一词,形象地写出秋风的轻柔与微凉,吹入小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楼中听彻玉笙秋",诗人静夜聆听笙乐,笙声在秋夜中回荡,增添了浓厚的秋意,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的两句,"不妨青竹摇残梦",诗人选择让青竹的摇曳陪伴自己,似乎在寻求一丝慰藉,即使梦境被秋风吹散,也无妨,反映出诗人试图在现实中寻觅片刻安宁。然而,"甚怯新凉搅客愁",他却又害怕这新来的凉意触动客居他乡的愁绪,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感受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愁绪,具有典型的宋词婉约风格。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杂诗二十七首(其二十五)

款段扬鞭过雨村,沙平步稳转山根。

好花一簇墙头见,深院谁家尚掩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杂诗二十七首(其二十四)

轻雷隐隐初惊梦,小雨疏疏巧润花。

正是暄和好春色,常将诗酒赏年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杂诗二十七首(其二十三)

道人身在水云乡,诵罢楞伽日乍长。

满坐好风驱热恼,一庭浓绿作清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二十七首(其二十二)

一山孤秀隐溪云,溪影涵光隔世纷。

松竹径深凉意透,衣巾不觉午风薰。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