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无适同宿山中次韵

虎踞龙蟠释子宫,药香时出小桥东。

人眠依约三更后,月在清明一气中。

千古心期应共远,半生怀抱此时融。

清泉白日分明记,出处他年未必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老虎盘踞,龙脉环绕,这是古老的宫殿所在,药香时常从东边的小桥飘出。
人们大约在三更天后入睡,月光如水,清朗宁静,弥漫着统一的气息。
千年的相思之情应该与你我一样深远,半生的抱负此刻仿佛融为一体。
清澈的泉水和明亮的白天,我清晰记得这一切,但未来的出处或许会有所不同。

注释

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险要,如同猛虎和巨龙盘踞。
释子宫:指代某个古老的宫殿或圣地。
人眠依约:人们按照常规时间入睡。
清明一气:形容月光明亮,空气清新。
千古心期:千年的思念和期待。
怀抱:抱负或情感。
出处他年:未来的发展或变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夜景,诗人在深夜里与友人共度时光,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第一句“虎踞龙蟠释子宫”通过古代建筑的雄伟形象,烘托出山中寺庙的宏大气势。第二句“药香时出小桥东”则透露出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药香在夜晚缓缓飘散,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宁静。

第三句“人眠依约三更后”表明诗人是在深夜之后,与友人共同守候着这份难得的安宁。第四句“月在清明一气中”则描绘了皎洁的月光洒满空间,环境之美和内心之静谐相融合。

第五句“千古心期应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共同期待。第六句“半生怀抱此时融”则是对这份难得的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后两句“清泉白日分明记,出处他年未必同”则是在记录着这一刻的清新与宁静,同时也意识到未来重返此地,景象或许已然不同,这种对时间流转和变化的感悟增加了诗歌的深度。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山中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友谊和时光的珍视,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无适四时赋雪梅(其三)

滕六驱车夜叩关,起来四面失烟寰。

映书冷艳便穷巷,琢句高情动北山。

侍立政思伊水上,风流不到灞桥间。

须臾月上梅花冷,人与梅花相对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无适四时赋雪梅(其一)

蕙歇兰消菊已乾,横枝疏影到癯仙。

向来买种恨无地,我辈钟情亦有年。

最是爱他风骨峻,如何只喜玉姿妍。

小园应怪无佳句,未放幽香到酒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无适四时赋雪梅(其二)

九人清赏尚堪誇,记得归时月未斜。

诗卷寂寥今岁客,虬枝依旧去年花。

仙宗屡欲编为谱,句法深惭不著家。

多藉孤芳相点缀,采归笔下便光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无适四时赋雪梅(其四)

寄言青女莫来宾,闻道长安冻杀人。

应瑞丰年占尚远,忧时君子虑方新。

幸闻北境无他警,更喜东皇已问津。

有客方携诗到手,天才端的是祥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