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初居三山,同里数十人。
尊酒相劳苦,言辞亦谆谆。
去来四十年,皆成冢中尘。
子孙虽或存,败屋卖作薪。
此亦何罪哉,不过坐一贫。
我幸未至此,亦复拙谋身。
无饭可哺汝,触目成悲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感遇六首(其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贫困生活的感慨。首句“我初居三山,同里数十人”描绘了诗人早年与邻里共处的场景,人数众多,生活气息浓厚。接着,“尊酒相劳苦,言辞亦谆谆”写出了人们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饮酒交谈,互相慰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去来四十年,皆成冢中尘”,诗人感叹昔日的朋友都已离世,只剩下荒凉的坟墓。他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变迁:“子孙虽或存,败屋卖作薪”。子孙虽然尚在,但家道衰落,连房屋都变卖为柴薪,这让他深感悲哀。
诗人反思自己的境遇,自责“此亦何罪哉,不过坐一贫”,认为贫困是导致这一切的原因。他庆幸自己尚未走到这一步,但也自嘲没有能力改善生活,无法给子孙提供温饱,“无饭可哺汝,触目成悲辛”。整首诗情感深沉,流露出对贫困生活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生的无奈感慨。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士方贫贱时,藜藿苦不足。
一朝得富贵,奴仆餍粱肉。
大胾食亚夫,空器馈荀彧。
何如茆檐下,父子共饘粥。
我生有至愿,世世谢寸禄。
有子复有孙,无荣亦无辱。
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
年龄过八十,久已办一棺。
结庐十馀间,著身如海宽。
此外皆长物,简去心始安。
称意多怒嗔,易可出艰难。
我无狐白裘,短褐亦禦寒。
人与人为徒,事我盖有缘。
司晨与警夜,异类亦可怜。
舐糠啄遗粒,要使全其天。
人则当教诲,见善或能迁。
盛怒姑小忍,虽蒲岂非鞭。
事过我亦喜,陶然送流年。
我以善勉汝,汝谓出訾毁。
置之不复言,意又不能已。
为善如筑台,成功由积累。
中休犹不可,况本无基址。
未言破万卷,日且读十纸。
学虽在力行,要是从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