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老师相访诵法华经如流

八十童颠抹霜雪,琉璃碧眼莲华舌。

不将象步蹴驴骡,坐与如来过小劫。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满头白发如霜雪般洁白。
他的眼睛像琉璃般明亮,说话如莲花般清脆悦耳。

注释

八十童:形容老人虽年迈但精神矍铄。
颠:形容老人行动自如。
抹霜雪:比喻头发白如霜雪。
琉璃:透明的宝石,这里形容眼睛明亮。
碧眼:青绿色的眼睛。
莲华舌:比喻说话文雅,如莲花般洁净。
象步:大象的步伐,比喻稳重庄重的步伐。
蹴:踢,这里指行走。
驴骡:泛指牲畜,表示普通人的交通工具。
坐与如来:坐在那里如同佛陀一样。
过小劫:度过短暂的时间,比喻从容应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坚老师相访诵法华经如流》。从诗句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佛教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朋友坚老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佛法的向往。

"八十童颠抹霜雪,琉璃碧眼莲华舌。" 这两句诗形容坚老师虽然年逾八旬,但精神矍铄,如同清晨的霜雪一般纯净无瑕。而“琉璃碧眼”是对佛像常见的描述,借此来赞美坚老师眼睛清澈如同宝石,且能洞察真理;“莲华舌”则隐喻其口中所诵之法,如同莲花般清净、纯洁。

"不将象步蹴驴骡,坐与如来过小劫。" 这两句诗表达了坚老师在佛教修行上的专注和超脱尘俗的态度。不像世间一般人骑着象或是驴骡般奔波忙忙,他却能 坐化为佛,与如来同坐,共同渡过生死轮回的小劫难。

整首诗通过对坚老师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深厚的敬意以及对于佛法的崇敬。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人对于佛教的信仰和追求。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张绍贤以诗索佩刀次韵复还之

喜不至流怒不悲,句中铦锋解人颐。

冰霜凛凛笑一吷,三尺有喙金玉词。

二惠肯来但独步,明光殿中文绣具。

便当携此上青云,天子方深南北虑。

吾今老矣君可思,吹毛之珍何所施。

和诗反刀三叹息,莫把神槌困钝锥。

形式: 古风

忧旱

清和气始交,候火未可炽。

雨师偶失职,焰焰使人畏。

东湖冷如冰,舍此谁止沸。

猊吻呀不吐,浊泥点枯翠。

农田不难料,焦灼凛生意。

西南有重屯,百万方振臂。

自今数秋成,一饱傥可冀。

蛟龙卧慵懒,朱鸟誇羽翅。

吾生老文园,肺渴不自慰。

安得挽天河,并为洗兵气。

形式: 古风

李漕和诗次韵

斯文百官富,未易众目窥。

共此一鸟过,谁其补三遗。

粗能述前辈,抗说不敢卑。

一朝得印可,宠若华衮辞。

神仙点金手,为脱瓦砾姿。

微吟冰雪镂,落墨星虹垂。

老成今几人,縻以岁月迟。

未用五字工,护此两鬓丝。

圣贤无尽藏,一一生物滋。

丐公且藏舌,尚结他时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杨德彝立春日携诗远访次韵

鞭笞土牛子,鼓舞勾芒神。

初开一岁籥,已有五日陈。

胡为松桂老,强逐桃李新。

自言草玄客,颇爱郑子真。

虽云公卿贵,虚名竟成尘。

况我已三黜,素志无一伸。

遂去田舍畔,得与渔樵亲。

奉母缺禄食,菜饱不敢嗔。

夫君亦人子,等是我辈人。

青鞋裹白足,乌帽遮长身。

襟期访郑老,酒伴寻南邻。

吾文天未拯,古道日以堙。

登坛要先歃,更约明年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