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郡渡

山路一千三百里,中间四渡今江流。

天涯作客壮年事,老马长途几日休。

谁知江深念归客,日向峨岷无尽头。

举首白云天共远,四方上下与同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山路绵延一千三百里,途中四次渡过现今的江流。
在远方做客的壮年生涯,老马长途跋涉能有多少休息时光。
谁知道那江水深深处,寄托着归乡游子的思念,日复一日流向峨眉山和岷江源头。
抬头仰望,白云与天空一样悠远,天地四方都笼罩在同样的忧愁之中。

注释

山路:崎岖蜿蜒的山路。
三百里:极言路途遥远。
四渡:四次渡过。
江流:河流。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壮年事:年轻的岁月里的经历。
老马:比喻经验丰富的人。
几日休:多少休息时间。
江深:江水深邃。
归客:归乡的旅人。
岷:岷江。
白云:象征高远或迷茫。
天共远:与天空一样遥远。
四方上下:指天地四方。
同愁:共同的忧虑或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过故郡渡》,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首句“山路一千三百里”展现了旅程的遥远和艰辛,接下来的“中间四渡今江流”点明了诗人多次横渡江河,显示出旅途的频繁和不易。第三句“天涯作客壮年事”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在壮年时期漂泊在外的境遇。

“老马长途几日休”运用比喻,以老马形容自己在长途跋涉中的疲惫,暗示岁月不饶人,旅途的艰辛更显凄凉。第四句“谁知江深念归客”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江水深邃仿佛能映照出他的思乡之心。最后两句“日向峨岷无尽头,举首白云天共远”,通过描绘天边的白云和无尽的山川,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和愁苦的情绪,表达了他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挂念,以及与天地同悲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思乡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628)

袁说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富池庙

祀典名称重,神灵远近闻。

陈牲共豕一,裹饭集乌群。

水旱忧民切,江山护国勤。

丹诚祷祠下,不敢事虚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过楚州用霍希文韵

夜入山阳鹢首东,单车出郭更匆匆。

欲知势扼三江近,政以城高百尺雄。

此恨终天身未老,何人抵掌气凌空。

连云细草秋风下,把酒长吁问化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霞山小饮

霞山书院醉焚香,细雨轻阴见海棠。

春动旧怀杯酒后,晚吹新恨笛声长。

或红或白花饶笑,为整为斜草更芳。

寄语风光易尘土,相看流转且相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闭户

户屦无人满,庭罗尽日张。

閒窗书白羽,清梦熟黄粱。

瓦瓮苕溪渌,铜炉柏子香。

出门本无碍,龟穴惯深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