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尺楼台倚半空,清虚佳致广寒同。
一声钟响同阊阖,唤出扶桑一个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柳塘边楼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百尺楼台倚半空”开篇,形象地勾勒出楼台高耸入云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接着,“清虚佳致广寒同”,将楼台的环境与月宫的清幽相比较,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声钟响同阊阖”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阊阖”这一古代神话中的天门,通过钟声的回响,仿佛连接了人间与天界,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和动态感。最后,“唤出扶桑一个红”,以“扶桑”象征日出之地,生动地描绘了太阳初升的壮丽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新一天的开始,充满了希望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楼台、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幅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不详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拥出双峰见地灵,卓哉当户自分明。
淡烟浓雾当时罩,彷佛天公为画屏。
错节盘根第一流,欺凌霜雪压多秋。
小家梁栋休轻问,留作檠天老柱头。
绿云扰扰变黄云,不负田家数月勤。
纵是田村儿女拙,也知温饱谢乾坤。
兴济桥下春水生,春风桥上颂歌声。
方侯遗泽何时泯,应与西河注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