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其二)

往日南京事,閒时共尔论。

江来千万派,城启十三门。

剑佩留勋府,戎衣在寝园。

兴亡看六代,何必远伤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的《金陵(其二)》。诗中通过对南京往昔历史的回顾与对城市现状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国的深情。

首句“往日南京事”,点明主题是对南京往事的追忆。接着“闲时共尔论”一句,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或知音在闲暇之时,共同谈论起南京的历史,流露出一种怀旧的情感。

“江来千万派,城启十三门”两句,以壮阔的自然景观和雄伟的城市布局为背景,展现了南京作为江南重镇的独特风貌。江水奔腾,汇聚成千百条支流,而南京城则拥有十三个城门,既体现了城市的繁华与开放,也暗含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剑佩留勋府,戎衣在寝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南京历史的感慨。这里“勋府”指的是功臣府邸,“寝园”则是指陵墓。这两句通过描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被铭记于府邸和陵园之中,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先贤们的敬仰之情。

最后,“兴亡看六代,何必远伤魂”两句,将视角拉回历史长河,指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替。诗人在此处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认为历史的兴衰本是自然规律,不必过分哀伤,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南京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对故国的深情。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亥秋遇沈从弱于石埭遂往白门相期归路访其安庆家居兼取药地和尚近耗明年归舟经过乘风不及登岸为之怅然

去岁曾相约,春江草阁中。

拟闻清啸足,兼与老禅通。

破浪浮扬子,看山失皖公。

无由登彼岸,人世易西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归宗寺戒后与记汝阇黎夜话

与师谈娓娓,浑不著绵藤。

戒后身知贵,穷来愿解宏。

春将枯树美,瀑似石崖崩。

才觉抛儿戏,归鞍倚大乘。

形式: 五言律诗

开先寺留呈山鸣和尚

招提经林麓,不觉过桥来。

赑屃兼山负,虹蜺落涧开。

衣摊春草染,杖发暝钟催。

未敢酬言语,山阳有殷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敷浅原

别有深深意,舟行敷浅原。

水通神禹智,山鉴谪仙言。

火食参烟气,风衣燥雨痕。

不因飘荡极,那解卧林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