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广福寺轩

小轩架寒溜,激激鸣水苍。

老僧不靳惜,借与一榻凉。

枕流暂憩息,清飙袭衣裳。

蝉声亦多思,牵引昼梦长。

俗虑顿消处,栩栩无何乡。

翻嫌市廛中,吏隐殊相妨。

未赋渊明归,祗益袁君狂。

平生不勇决,恋恋粟一囊。

何如水西头,飞云共徜徉。

日寻方外游,煮茗烧妙香。

此致渺未遂,啸歌空自伤。

坐待山月明,拿舟泛沧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小轩架在寒流上,流水激荡响苍茫。
老僧毫不吝啬,借我一张榻,带来清凉。
枕着溪流稍作休息,清风拂过衣裳。
蝉鸣声中满是思绪,拉长了白日的梦境。
俗世忧虑在此消失,仿佛身处无忧乡。
反而厌倦尘世喧嚣,官隐的生活成了阻碍。
还未有归隐田园的决心,只让袁君的狂放更甚。
一生缺乏决断,只恋着袋中的米粮。
哪比得上在水西头,与白云共游的自在。
每日向往世外游历,煮茶燃香是乐事。
这样的理想未能实现,只能啸歌自伤。
静坐等待山月明亮,划船漫游在沧浪江上。

注释

小轩:小屋, 亭子。
寒溜:寒冷的水流。
靳惜:吝啬。
清飙:清风。
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
市廛:城市街道。
吏隐:做官而有隐士之志。
袁君:指友人袁某。
粟:谷物, 特指小米。
水西头:河流的西岸。
方外:世俗之外, 遗世独立的地方。
啸歌:吟啸歌唱。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陈睍在广福寺的小轩中所见所感。首句“小轩架寒溜,激激鸣水苍”写出了轩子建在溪流之上,流水声清脆,带有一种清凉之意。老僧慷慨大方,让诗人得以在此纳凉休息。“枕流暂憩息,清飙袭衣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清爽,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接着,诗人通过蝉鸣引发对白天梦境的联想,表达了俗世忧虑在这样的环境中暂时消散,心境变得超脱。“栩栩无何乡”形容诗人仿佛进入了忘我之境。然而,他仍然觉得市井生活与隐逸理想有所冲突,未能完全放下尘世牵绊。

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反而因这种矛盾而增添了狂放之情。他自嘲平生缺乏决断,对世俗名利仍有牵挂,不如在水边自由自在地生活。“何如水西头,飞云共徜徉”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无法实现的无奈,只能空自啸歌,期待着山月照亮,能乘舟泛游江湖。整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矛盾挣扎。

收录诗词(2)

陈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风道上谁青眼,夜雨灯前自白头。

形式: 押[尤]韵

摸鱼儿.仲宣楼赋

倚危梯、酹春怀古,轻寒才转花信。

江城望极多愁思,前事恼人方寸。湖海兴。

算合付元龙,举白浇谈吻。凭高试问。

问旧日王郎,依刘有地,何事赋幽愤。

沙头路,休记家山远近。宾鸿一去无信。

沧波渺渺空归梦,门外北风凄紧。乌帽整。

便做得功名,难绿星星鬓。敲吟未稳。

又白鹭飞来,垂杨自舞,谁与寄离恨。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满江红.杨花

倦绣人闲,恨春去、浅颦轻掠。

章台路,雪黏飞燕,带芹穿幕。

委地身如游子倦,随风命似佳人薄。

叹此花、飞后更无花,情怀恶。心下事,谁堪托。

怜老大,伤飘泊。把前回离恨,暗中描摸。

又趁扁舟低欲去,可怜世事今非昨。

看等闲、飞过女墙来,秋千索。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上方化成院

琅函密锁君王字,石壁仍刊宰相诗。

无限幽光动岩谷,山深惟有白云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