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宁寺丞惠希夷樽

仙掌峰峦峭不收,希夷去后遂无俦。

能斟时事高抬手,善酌人情略拨头。

画虎不成心尚在,悲麟无应泪横流。

悟来不必多言语,赢得清闲第一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仙人掌般的山峰峻峭挺拔,自从希夷仙人离去后无人能比肩。
在能洞察世事时,他高瞻远瞩,处理得当;在理解人情时,他略施手腕。
虽然画虎未能尽善,但他的心意仍在;面对麒麟般的贤才未被任用,他心中悲痛泪水横流。
他领悟到,无需过多言辞,只求清静自在,便是最高的境界。

注释

仙掌:形容山峰如同仙人的手掌般峻峭。
希夷去后:指某位名叫希夷的仙人离开之后。
能斟时事:能够洞察和处理世间事务。
善酌人情:擅长理解和应对人情世故。
悲麟:比喻难得的贤才。
赢得:获得。
清闲第一筹:达到清闲生活的最高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谢宁寺丞惠希夷樽》。诗中,诗人以仙掌峰峦为背景,描绘了希夷(可能指某位道人或哲人)的超然形象,说他在宁寺丞赠送的酒器中寓含了深意。"峭不收"形容峰峦峻峭,难以收揽,象征着希夷的高洁品性无人能及。"能斟时事高抬手,善酌人情略拨头"两句,通过饮酒的动作,表达了希夷对世事的洞察和对人情的通达,他轻轻一抬手,就能把握时代的脉搏,略一拨弄,便能理解他人的情感。

"画虎不成心尚在,悲麟无应泪横流",诗人借画虎和悲麟的典故,表达对希夷虽未能完全达到理想境界但仍保持初心的敬佩,以及对他因无法回应世间悲哀而流露出的情感的同情。最后,诗人认为领悟到这些道理后,无需过多言辞,保持清静淡泊才是最高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希夷的智慧与淡泊,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谢安之少卿用始知安是道梯阶

窝名安乐直堪咍,臂痛头风接续来。

恰见安之便安乐,始知安是道梯阶。

形式: 七言绝句

谢君实端明诗

人说昆崙多美玉,世传沧海有明珠。

世传人说恐无据,今我家藏乃不虚。

形式: 七言绝句

题丁叔雅遗墨

忆从蜕庵所,一日挹风流。

过我江上宅,维时清季秋。

廿年忽已换,剩句仅能留。

不与藏书尽,可怀持静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谢宋推官惠白牛

毛如霜雪眼如朱,耳角方齐三尺馀。

状异不将耕旷土,性驯宜用驾安车。

水边牧处龙能扰,月下牵时兔可驱。

从此洛阳图㡠上,丹青人更著功夫。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