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四十咏》之九,题为“朱王孙多”。诗中描绘了一位名叫宗良的文学家,其才华横溢,深入研究,努力探索文学创作的奥秘。诗中赞扬了宗良的勤奋与专注,以及他在文学领域的深邃理解与独特见解。
首句“天潢无浊流,洪都饶国琛”以天潢(银河)的清澈与洪都(南昌)的丰富宝藏为喻,象征着宗良所在之地的文脉深厚和人才辈出。接着,“宗良虽晚成,力窥作者林”表明宗良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不懈的努力,已经能够洞察文学创作的精髓。
“穷搜自冥合,有造必苦心”则赞美宗良在文学创作上的执着与用心,他不断探索,最终与文学的深层意义相契合,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他的心血。最后,“飞书渐寂蔑,神交岂在今”表达了宗良的作品逐渐超越了文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这种交流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垂当忘言际,聊以表知音”则是诗人对宗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共鸣,他认为在宗良的作品即将达到无需言语表达的境界时,自己愿意作为知音,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宗良艺术成就的敬仰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宗良文学成就的赞美,展现了王世贞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