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田与吴心远游罨画溪灯下作画题诗为别石田没而文衡山添一舟貌二公于中今心远亦没矣见画感兴次韵

石田逍遥心远逸,携手共作清溪游。

风吹柳条映沙白,水涵舟楫兼天浮。

画中谁为石田老,潇洒纶巾欹白头。

心远飘然若仙俦,意气已觉凌丹邱。

惜今二老不复作,空使感叹临长流。

赖有衡山补遗墨,清溪明月至今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沈石田与吴心远在罨画溪的游历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二人携手共游的逍遥自在,以及沿途的自然风光之美。诗中以“石田逍遥心远逸”开篇,点明了主人公沈石田的洒脱与超然,随后“携手共作清溪游”则描绘了二人一同畅游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

接着,“风吹柳条映沙白,水涵舟楫兼天浮”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水流与舟行的动态美,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惜。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画中谁为石田老”这一问句,既是对沈石田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暗含了对二人友谊的深厚情感。

“潇洒纶巾欹白头”一句,通过描绘吴心远的形象,进一步展现了人物的风度与气质,同时“心远飘然若仙俦,意气已觉凌丹邱”则直接赞美了他们的超凡脱俗与高远志向。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止于此,而是转向了对时光流逝、好友相继离世的感慨:“惜今二老不复作,空使感叹临长流。”这不仅是对逝去友谊的惋惜,也是对生命短暂、友情珍贵的深刻反思。

最后,“赖有衡山补遗墨,清溪明月至今留”两句,以文衡山的画作为线索,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对美好回忆的追寻与怀念。这里不仅体现了艺术的永恒价值,也寄托了诗人对于逝去友人与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以及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61)

杭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沐参将崧

故人忆自滇南别,忽忽已是十年馀。

雁飞亦是限南北,不道十年无尺书。

将军勇锐富韬略,有才偃屈空居诸。

吁嗟壮志岂终歇,对酒犹自谈穰苴。

公家老骥适弃野,臂韝苍鹰常待呼。

丈夫功业各有时,幸今南夷宴无虞。

应知静处学不废,好客还似当时无。

春来秋去花满户,尚想棋局临方壶。

形式: 古风

春初有怀卫源阮副使同年

郊原日日春风生,即看卫川花满城。

看花泛水醉不已,拄杖时听黄鸟鸣。

吾乡亦有罨画溪,溪大照见游鱼清。

未由濯足放歌去,春去秋来空复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复送顾华玉限韵限体

凉生六月蓟门秋,浩荡河山景茜舟。

渺渺云兼江燕没,娟娟烟傍渚花浮。

高天灏气开行色,沧海文星彻舵楼。

衣彩已凌淮水曲,鸡声犹忆凤池头。

嫖姚骥子膺长御,九万鹏图入壮游。

天署清高铨选府,地灵盘礴帝王州。

阳秋行见照千古,劲笔须知回万牛。

裴楷清通元自异,商衡眉目更谁收。

飘飖思远风云上,振荡词雄金石投。

籍籍麒麟黄阁迥,早看功业耀前修。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襄阳习池

青山爱岘首,春风还习池。

尚想山公醉,惟馀羊子碑。

岩花落冉冉,江柳垂丝丝。

亭台斜日畔,今古一长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