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归作示诸弟子侄

男儿生不养亲死不送,纵获功名复何用。

岂容漫信青囊书,轻以遗骸供簸弄。

吁嗟父母入黄泉,艰难仓促资遗赗。

迩来奄忽四十年,冬青阴结寒云冻。

春秋岁时惟二祭,子弟相随聊伯仲。

为言兹山本吉兆,点穴地师未切中。

若能移武上高麓,马鬣适当龙脑缝。

会当荣名掇科第,经济宏才作梁栋。

纷纷各欲主议迁,我坐无言实深痛。

犹忆少时侍京邸,先子养亲寄清俸。

济人利物日不足,自给箪瓢竟屡空。

一朝风烛无寸瓦,黔娄惟有穷途恸。

北方既无中古棺,敦匠未能娴斫硥。

归来殡葬俱草草,夙夜疚心惟自讼。

如今启塘复何有,势将归骨醯鸡瓮。

志事未能谋继述,何忍迁移掘枯葑。

苟欲亢宗先亢身,若期迈俗惟迈种。

仁厚深积游德麟,文章成就翔威凤。

居恒每厌堪舆术,拘忌阴阳总虚哄。

祖龙反不尽烧却,坐使举世非几贡。

何当大破形家言,庶几一醒痴人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父母的深切怀念和对家族传统的重视。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父母去世后,每年两次的祭拜活动,以及对父母生前生活艰辛的回忆,展现了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青囊书”可能指的是古代风水学或命理学的书籍,“点穴地师”则指风水先生。诗人提出如果能改变墓地位置,或许能带来家族的荣耀和成功,但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迷信的质疑。

诗中还提到了家族的困境,包括经济上的困难和对父母的无法尽孝。诗人回忆了年轻时在京城侍奉父母的日子,以及父亲在世时依靠微薄的俸禄维持家庭生活的不易。对父亲离世后,家中无力建造合适的棺材,只能草草安葬,诗人深感内疚。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打破风水学等传统迷信观念的愿望,认为这能唤醒人们的理智,不再被这些虚妄的理论所迷惑。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也有对家族未来的深思。

收录诗词(1)

华修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寄邹环西表弟

暮蝉高柳雨池塘,雨过南轩菡萏香。

忽忆故人天际去,石渠何似水亭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过商岩酿花庄

柳根斜日系孤篷,乘兴追寻湖水东。

物外久忘秦世事,此中还有晋人风。

古梅瘦鹤林逋客,白酒黄花彭泽翁。

我自入林犹未密,卜居邻近往来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暮春同曾梅峰游秦园

可惜韶光晚,重来景更幽。

花疏蝴蝶懒,春老杜鹃愁。

高涧泉声落,青川白云浮。

遥看山月上,沿月棹归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读陶

不好谈元不好禅,已超仙佛了尘缘。

醉中岁月浑忘我,梦里羲皇别有天。

人澹始知豪杰妄,心空方悟逸民贤。

先生清节高千古,四皓还嫌守未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