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于式枚的《成都浣花草堂杜少陵祠(其二)》描绘了成都浣花草堂附近杜甫祠堂的景象。诗中通过"地旧华阳县,基仍宝应朝",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溯,暗示着杜甫祠堂的悠久历史。"元猿愁落日,孔雀望凌霄"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情感,描绘出一种凄凉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暗示杜甫的孤独与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何处千间厦,当年万里桥",诗人想象杜甫曾经期待的宏图大业,与现实中的祠堂形成对比,流露出对杜甫才华未展的感慨。最后一句"空庭荡春色,独立黯魂销"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祠堂荒凉和杜甫精神的深深哀思,以及自己面对历史遗迹时的孤独与感伤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杜甫祠堂的描绘,表达了对杜甫及其诗歌成就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