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庭竹

病起见庭竹,君应悲我情。

何妨甚消瘦,却称苦修行。

每谢侵床影,时回傍枕声。

秋来渐平复,吟绕骨毛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病愈后看见庭院中的竹子,你应该会为我的遭遇感到悲伤。
无妨我变得如此消瘦,这反而证明了我坚韧的修行。
常常感谢那遮挡床边的竹影,适时地传来轻柔的沙沙声伴我入眠。
秋天来临,我的身体渐渐康复,轻声吟诗,感受着那份深入骨髓的轻松。

注释

病起:病愈之后。
庭竹:庭院中的竹子。
君:你,指庭竹,诗人以此拟人化表达。
悲我情:为我的情感而悲伤。
何妨:无妨,不妨。
甚:非常。
消瘦:体重减轻,身体瘦弱。
苦修行:经历苦难仍坚持修行或生活。
每谢:常常感谢。
侵床影:遮挡床边的影子,这里指竹影。
时回:适时地,不时地。
傍枕声:靠近枕头边的声音,此处指竹叶摇动的声音。
秋来:秋天来到时。
渐平复:逐渐康复,恢复健康。
吟绕:吟诵环绕。
骨毛轻:形容身心感到无比轻松,如同从骨子里散发出的轻松感。

鉴赏

诗人在病中醒来,看到庭院中的竹子,感慨万分,似乎希望别人能理解自己的心情。竹子的瘦削与诗人的身体状况相呼应,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修为和苦恼。每当月光侵入床褥,时常回响的是枕边的声音。这一切在秋天逐渐变得平静和温和时,都化作了轻柔的吟咏,渗透进诗人的骨骼与毛发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庭竹的观察,抒发了诗人病中所思所感。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展示了诗人在疾病中所体验到的孤独和内心世界。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定之美。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庭柏

病起见庭柏,青青我不任。

力扶乾瘦骨,勉对岁寒心。

韵谢疏篁合,根容片石侵。

衰残想长寿,时倚就闲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庭莎

病起见庭莎,绿阶傍竹多。

绕行犹未得,静听复如何。

蟋蟀幽中响,蟪蛄深处歌。

不缘田地窄,剩种任婆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庭莲

病起见庭莲,风荷已飒然。

开时闻馥郁,枕上正缠绵。

本在沧江阔,移来碧沼圆。

却思香社里,叶叶漏声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庭菊

病起见庭菊,几劳栽种工。

可能经卧疾,相倚自成丛。

翠萼低含露,金英尽亚风。

那知予爱尔,不在酒杯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