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报恩寺读东坡石刻

老石经劫坏,神物在处留。

元丰苏长公,有倡当须酬。

莫作分别想,沧海粟影浮。

□生宇宙间,何许更九州。

文字千古映,醉墨楷法遒。

愿杳五百年,华屋真山丘。

且从蓟子训,铜狄三千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冯子振的《游报恩寺读东坡石刻》,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中“老石经劫坏,神物在处留”两句,描绘了历经沧桑的老石碑,虽遭劫难,但其中蕴含的精神与智慧却依然留存,寓意着文化与精神的不朽。这种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敬畏,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接着,“元丰苏长公,有倡当须酬”一句,提到了宋代文学巨匠苏轼(苏长公),表达了对苏轼及其作品的崇敬之情,并暗示了对苏轼倡导的文化精神的回应与传承。这不仅是对苏轼个人的致敬,也是对宋代文化繁荣的一种怀念与向往。

“莫作分别想,沧海粟影浮”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与现实、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思考。诗人提醒读者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分别与局限,而应将视野放得更为广阔,如同沧海中的粟粒,虽小却承载着无尽的宇宙奥秘。这句诗富有哲理,引导人们超越表面现象,去探索更深层次的意义。

“□生宇宙间,何许更九州”中的“□”字可能为脱漏或印刷错误,此处应理解为“人”字,整句意为人在宇宙间渺小如尘,又何止于区区九州之地。这不仅是对人类自身位置的谦逊表达,也暗含了对宇宙之大、时间之长的感慨。

“文字千古映,醉墨楷法遒”赞扬了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永恒魅力,它们跨越千年,依然光彩照人。这不仅是对苏轼等文人墨客才华的赞美,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颂扬。

“愿杳五百年,华屋真山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无奈。然而,这种感慨并非绝望,而是对永恒价值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且从蓟子训,铜狄三千秋”引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诗人愿意追随先贤的脚步,像铜狄一样坚韧不拔,度过漫长岁月的决心。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传承与创新的呼唤。

综上所述,冯子振的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对历史、文化、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既是对前人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它不仅是一次对古代文化的回望,更是对人类共同精神家园的探索与呼唤。

收录诗词(132)

冯子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自号瀛洲洲客、,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 字:海粟
  • 籍贯:怪怪道
  • 生卒年:1298

相关古诗词

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王孤云渍墨角抵图

年来鬼弄人,狡狯出幻戏。

崖公亦儿嬉,队伍连鼓吹。兽?魑魅颐,颠倒垂舞袂。

擎梯旋注碗,骇汗增妙意。

跳踯向虚空,浑如履平地。

生蛇缚樊笼,鳞鬣尚黏缀。

猎围鏖虎貙,贾勇雷电沸。

戈旗誇战斗,狞卒弥胆气。

最后大将麾,胡床专尊贵。

代閒铁门限,失笑讵玩世。

罔两曾问景,庄周语言继。

幽冥一理耳,分别自愚智。

百龄千万龄,伸诎肘不易。

悬知碧桃花,长恋老仙辔。

五穷莫移檄,文字安敢祟。

形式: 古风

赠铁脚刘道人

道人铁脚更铁冠,山人铁面仍铁肝。

道人山人两相值,面色脚色俱苍寒。

道人锋棱厓骨削,山人剑气星斗干。

山空人去夜猿别,一苇北渡黄河乾。

卢沟月湿波荡潏,太行云皛峰巑岏。

古来豪杰数燕代,长毂騕袅榴花鞍。

呼鹰射雁逐鸡狗,脱手拓弹排金丸。

璧门双阙照燕碣,虎豹蹲踞蛟龙盘。

布衣一语动万乘,不识宰相为何官。

云飞气起对紫檀,血指沥沥衷如丹。

尚方百奉谄骨裂,山人九死圣度宽。

万里放还真堕甑,回视岁月惊流湍。

南山清渭一梦觉,但见落叶吹长安。

道人槌札未弃置,欲刻朽骨为荣观。

野麋岂是麟阁具,沧海自分终鱼竿。

穷林尺鴳无处著,岂意思想南溟抟。

人间新贵夺纨绮,曲眉婉娈浮山峦。

为渠向作白玉盘,眼耳鼻舌浑热瞒。

刘郎他日高眼看,归来取铗歌冯驩。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展子虔游春图卷

春漪吹鳞动轻澜,桃蹊李径葩未残。

红桥瘦影迷远近,缓勒仰面何人看。

高岩下谷韶景媚,瑟瑟芳菲韵纤细。

层青峻碧草树腾,照野氍毹摊绣被。

李唐岁月脚底参,杨隋能事笔不惭。

东风晴陌苕复颖,浓绿正要君停骖。

形式: 古风

题郭主簿模摩诘本辋川图卷

开元宇宙承平日,华子冈头曾宴适。

至今自貌辋川图,下有幽人交莫逆。

辛夷坞外萸沜隔,亦复扁舟春荡潏。

竹君冰霰岁寒傲,未便申椒能辨屈。

平生雅志厌朝市,醒醉悠哉眷泉石。

是间山水无限趣,况乃佳宾得裴迪。

规模想像郭忠恕,垂四百年留妙迹。

莺啼花落香句在,谁信长安叹凝碧。

后来拊卷意迷茫,且复追维三太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