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女子辞

青枫岭头月,照见巴陵女儿血。

血书石上痕不消,祠前古木风萧萧。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通过“青枫岭头月”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月光下,巴陵女子的故事仿佛被历史的尘埃轻轻覆盖,却又在石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血书石上痕不消”。这不仅象征着女子的坚韧与不屈,也暗示了她所经历的悲惨命运。随后,“祠前古木风萧萧”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更为肃穆的场景,古木的萧瑟与风声交织,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哀伤与怀念。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融合,不仅展现了巴陵女子的英勇与牺牲精神,也寄托了对她的深切同情和敬仰之情。诗中运用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读来令人感慨万千,不禁让人对这位不知名的巴陵女子产生深深的敬意与怀念。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兰辞

纂纂墙下枣,人生不如在家好。

木兰夜织流黄机,窗间络纬啼复啼。

平明军帖疾如羽,阿爷无男止生女。

木兰下机换戎装,灯前不洒泪千行。

髻捐金雀钗,耳脱明珠珰。

左持白羽箭,右挽青丝缰。

一朝姓字上军籍,军中不知是女郎。

祁连山前秋草白,马上单于吹筚篥。

霜花如钱风格格,万里黄云度沙碛。

木兰在边十二年,论功还谒九重天。

九重敕赐尚书诰,木兰感恩不敢言。

乞身朝出金门去,还家犹记庭前树。

入门先解战时衣,明朝复上流黄机。

木兰忠孝有如此,世上男儿安得知。

雄雉声角角,雌雉嘴啄啄。

两雉上天飞,谁能辨我是雄雌。

形式: 乐府曲辞

平戎辞

旌旗捲尽渡黄河,春满皇州雨露多。

直过李陵台北畔,番人皆唱汉铙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望春辞

起登高阁望春来,浅白深红次第开。

凭仗东风须耐久,莫教容易堕尘埃。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捉搦辞

华阴山头井水深,女儿照影不照心。

影可照,心莫宣,欲知妾心井底天。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