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古砚送赵明府》由宋代诗人许棐所作,通过描绘一块古砚的传承与使用,展现了文人墨客对于文房之宝的珍视与情感寄托。
首联“一片端州古砚砖,翁孙相授当良田”,以“古砚”为切入点,形象地将砚台比作“良田”,寓意其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知识与文化的沃土,象征着世代相传的文化价值。通过“翁孙相授”的细节,展现出古砚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和传承意义。
颔联“寒梅涧下和冰洗,秋桂窗前滴露研”,运用自然界的意象,生动描绘了古砚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使用场景。寒梅与秋桂分别代表了冬春与夏秋的季节特征,冰洗与露研则体现了古砚在严寒与湿润条件下的清洁与研磨过程,既展示了古砚的实用功能,也赋予了其自然之美。
颈联“学字不工空费纸,吟诗虽苦未成编”,表达了对学习与创作的深刻思考。诗人指出,虽然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在纸上练习写字或吟诗,但若没有深厚的基础和持续的努力,最终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既是对个人成长的反思,也是对后辈的勉励。
尾联“赠君携去薇花畔,草诏闲时枕匣眠”,以赠送古砚给友人为结,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希望友人在闲暇之时,能够携带古砚前往薇花盛开之处,享受自然与文化的双重滋养,同时也暗示了古砚作为文人雅士随身携带的伴侣,不仅承载着书写的功能,更蕴含着精神的慰藉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古砚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