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忆秦娥》由清代诗人顾若璞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的哀愁画卷。
开篇“晓莺呕”,以清晨黄莺的啼鸣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懒梳云鬓上秦楼”,女子慵懒地不愿梳理发髻,独自登上高楼,暗示了她内心的孤寂与疏离。
“一帘春色,惹起新愁”两句,将春日的美景与女子的愁绪巧妙结合,春色虽美,却也触动了她心中的哀愁,引人深思。
“杨花飘荡弄轻柔,残红零落倩谁收。”杨花随风飘舞,残花凋零,这些自然景象仿佛是女子内心情感的外化,她感叹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易逝,同时也表达了对无人能理解其愁苦的无奈。
“倩谁收”三字,将女子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她渴望有人能理解并收留她的愁绪,但现实却是如此的冷清与寂寥。
最后,“乌盐歌罢,倦倚箜篌”,女子在歌唱之后感到疲惫,依靠在箜篌旁,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生活的无奈,让人不禁为这位女子的孤独与哀愁而感伤。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生活复杂情感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