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四日重至东阳寄杭诸友(其一)

握手行江曲,寂寞破清谈。

离愁浩无际,烟波逐征帆。

白蘋飘秋渚,青松依石岩。

欸乃一声去,江流暮色涵。

回首系篷处,灯火落两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首句“握手行江曲,寂寞破清谈”中,“江曲”暗示了江水蜿蜒曲折,而“寂寞破清谈”则表达了在离别之际,即使试图以轻松的话语打破沉默,内心仍难以掩饰的孤独与哀愁。

接着,“离愁浩无际,烟波逐征帆”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离愁仿佛无边无际,随着船只驶向远方,烟波与帆影交织在一起,更添了几分凄凉与不舍。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离别之痛。

“白蘋飘秋渚,青松依石岩”两句,诗人转而描写江边的景色,白蘋随风飘荡在秋日的水面上,青松紧贴着岩石生长,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这样的景致,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最后,“欸乃一声去,江流暮色涵”描绘了船只离去时的声响与江面的暮色,一声声划桨声渐渐远去,与江面的暮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而“回首系篷处,灯火落两三”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回望时的情景,灯火稀疏,映照出离别后的孤寂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四日重至东阳寄杭诸友(其二)

泊舟高城下,乘舆当安步。

半载重行行,秋来异春去。

春山桃柳芳,秋岸荻花暮。

停车看不足,霜叶遍红树。

斜阳照人家,今宵道且住。

形式: 古风

重九夜饮梓材处用洛翘韵

当秋作客独劳劳,山川靳不乐我曹。

壮观八月十八潮,曲江涉足欺狂飙。

九月九日约登高,山城又值雨潇潇。

兀坐斋前空寂寥,小窗容膝安书巢。

人烟缭绕起衡茅,白云相接远山腰。

主人为我集宾僚,晚菘早韭充厨庖。

清酒百壶倒醇醪,重来吴宁兴更豪。

插菊采萸快此朝,老少颁白并垂髫。

况复高会尽良宵,笙箫夜半薄云霄。

鼓吹酒肠斗石浇,不须两廊椽烛烧。

灯明一点焚兰膏,醉后欣然口成谣。

不假锤炼与推敲,笑彼刘郎不题糕。

拘牵字句徒纷淆,程老词源何滔滔。

先成珠玉惊挥毫,佐者健将姓属姚。

独整旗鼓酣曲糟,右手持杯左持螯,拇战千百不曲挠。

我不如人不复聊,愧如燕石溷琼瑶。

愿收诗筒和酒瓢,相从三笠与六桥。

吟就此篇解客嘲,不殊芥舟覆堂坳。

形式: 古风

秋闱填榜日饮洛翘处

先生真解事,此日集壶觞。

变化鱼龙地,盘桓翰墨场。

一庭秋菊色,满座宝炉香。

倚槛忘归去,南山对晚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得秋闱下第之信倚前均寄洛翘

三年仍不第,傀儡笑登场。

愧我无真学,多君有热肠。

奇文占吉兆,佳句挹浓香。

无计为酬应,时来就菊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