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引子(其二)

传自鸿荒判古初,羲农黄帝立规模。

无为少昊更颛帝,相授高辛唐及虞。

位禅夏商周列国,权归秦汉楚相诛。

两京中乱生王莽,三国争雄魏蜀吴。

西晋洛阳终四世,再兴建邺复其都。

宋齐梁魏分南北,陈灭周亡隋易孤。

唐世末年称五代,宋承周禅握乾符。

子孙神圣膺天命,万载升平复版图。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翻译

源自远古洪荒初始,羲皇、农神与黄帝设立法则。
无为而治,少昊继颛顼帝位,高辛、唐尧和虞舜相继传承。
夏商周三朝依次禅让,权力在秦汉楚国间争夺。
两京长安动乱起王莽,三国鼎立魏蜀吴争霸。
西晋洛阳历经四代,后在邺城重建首都。
南北宋齐梁魏,陈朝灭亡,周朝结束,隋朝兴起短暂。
唐朝末期称五代,宋朝继承周朝禅让,掌握政权。
子孙显赫,受命于天,万世太平,恢复了原有的疆域。

注释

鸿荒:指天地开辟之初,神话中的远古时代。
判古初:划分古代的开始。
羲农黄帝:古代三位重要的部落首领。
规模:法则和制度。
无为: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
禅:禅让,古代君主让位给贤能者。
两京:指长安和洛阳,古代中国的两大都城。
王莽:新朝皇帝,以篡位著名。
魏蜀吴:三国时期的三个主要国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罗烨所作的小说引子(其二)的片段,它以历史演进为线索,概述了从远古神话到宋朝的中国历代变迁。诗中提及了多位重要的古代君主,如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夏商周三代的更迭,以及秦汉、楚汉争霸,再到两京长安与洛阳的兴衰,三国鼎立,西晋、东晋南北朝的分裂,隋唐的统一,五代十国的纷争,直至宋朝的兴起和承继。诗人通过这些典故,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和皇朝兴替,寓含着对历史长河中天命轮回和国家兴衰的感慨。

收录诗词(5)

罗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说开辟

小说纷纷皆有之,须凭实学是根基。

开天辟地通经史,博古明今历传奇。

藏蕴满怀风与月,吐谈万卷曲和诗。

辨论妖怪精灵话,分别神仙达士机。

涉案鎗刀并铁骑,闺情云雨共偷期。

世间多少无穷事,历历从头说细微。

形式: 排律

挽胡季昭用王卢溪韵(其二)

百世期令固本支,一身宁复许安危。

前瞻象郡贤方去,后有鹤山人效奇。

地接宜阳山谷笑,舟回湘水屈原知。

椟中龟玉而轻毁,禄位何妨善保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胡季昭用王卢溪韵(其一)

虎豹摩牙闯九关,人心节义不踰闲。

监门郑侠能无惧,折槛朱云若是班。

赖有名留千古重,不容身在众邪间。

忠臣义士骨不朽,白日青天敕许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兰亭序墨本

文皇嗜好非声色,偶爱兰亭亦其癖。

河南犹恐后来闻,竟使昭陵隐真迹。

世閒能悟知几人,墨本珍传意愈勤。

有似春云隐明月,光影还到千江分。

法曹得此深恨晚,有客携从大梁远。

多言南渡罕曾见,大胜薛家蝉翼本。

嗟我学书从少年,较计点画分媸妍。

老拈撅笔万事懒,忽见锦轴心凄然。

真行姿媚公所取,篆隶何妨更兼有。

退之但作石鼓歌,谈笑讥诃换鹅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