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

一冬天气暖如春,除夕将临更骇人。

细雨浮萍潜鲤跃,轻雷宿草蛰蛇伸。

洪炉兽炭徒誇富,陋巷鹑衣未觉贫。

欲向梅花问消息,不知桃李巳争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冬暖》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对冬日温暖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首联“一冬天气暖如春,除夕将临更骇人。”开篇即以“暖如春”描绘冬日之温和,与传统印象中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引出“除夕将临”的特殊情境,暗示即将迎来新的一年,却在冬末感受到春的气息,这种反常现象让人心生惊异。

颔联“细雨浮萍潜鲤跃,轻雷宿草蛰蛇伸。”进一步展开画面,细雨中浮萍轻轻摇曳,潜藏的鲤鱼跃出水面,轻雷声唤醒了冬眠的草木和蛇类,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在冬末复苏的景象。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生命循环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颈联“洪炉兽炭徒誇富,陋巷鹑衣未觉贫。”转而探讨社会层面的对比。洪炉象征着富贵之家,兽炭代表奢华的生活条件,但诗人认为这种物质上的丰富并不能真正带来内心的满足感。相反,陋巷中的鹑衣(粗布衣服)虽简朴,却未感到贫困,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富足与物质追求之间关系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知足常乐的重要性。

尾联“欲向梅花问消息,不知桃李巳争新。”最后,诗人转向自然界的另一番景象——梅花虽未完全绽放,但已透露出春的消息。而此时,桃李已经竞相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一转折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冬末春意,也寓意着事物发展的瞬息万变,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整体而言,《冬暖》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到见解,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送户部尚书郎建宁彭万里还京

西北边储圣虑劳,东南盐筴属英髦。

鹭袍晓湿淮扬雨,鹢舫夜冲吴越涛。

万里通商无滞券,百年宿弊见秋毫。

归来敷奏炉烟里,白玉阶前荷宠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寄鹧鸪叟褚克用

童稚情亲五十年,共将白发照青天。

当时华屋苍烟里,此老清名黄浦边。

鹦鹉才高谁与赏,鹧鸪声苦自堪怜。

还须放棹竹冈曲,草榻茆堂共被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明斋

群邪相引入迷途,失却当年照乘珠。

要识本来真面目,须从暗里著工夫。

澄潭风静微波敛,碧落云消片月孤。

欲净理融真性得,故吾端复在今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明皇贵妃对奕图

深院纹楸对玉环,三郎用智失防闲。

争边不识潼关险,得路焉知蜀道难。

对面雌雄奚待决,转头成败实相关。

当时一著输几处,不料胡儿冷眼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