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其八)

疏铁檐间挂作琴,清风才到遽成音。

伊人欲问无真意,向道从来不博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稀疏的铁制屋檐下挂着如同琴弦一般,清风轻轻吹过就发出声音。
那个人想要询问却并无真心,只说从未为了金钱而追求。

注释

疏铁:稀疏的铁质。
檐间:屋檐下。
挂作琴:像琴弦一样悬挂。
清风:轻柔的风。
遽成音:立刻产生声音。
伊人:那个人。
欲问:想要询问。
无真意:没有真心实意。
向道:只说。
从来不博金:从来未曾为了金钱而追求。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他对音乐和哲学思考的深刻理解。开篇“疏铁檐间挂作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空旷的檐下,悬挂着一把制成的琴。这不仅是对物象的细腻描摹,更蕴含了作者对于音乐和艺术创造的深切情感。"清风才到遽成音"则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无需人为雕琢即可产生美妙声音的境界,这里的“遽”字,意味着一种突然、自然的过程,是对音乐之美的高度赞誉。

接下来的"伊人欲问无真意"一句,则透露出作者对于世俗纷争和表象背后的真实动机的质疑。"伊人"指代一般的人,这里暗示着人们往往难以洞察事物的真相,总是在表象之下寻找不真实的意图。"向道从来不博金"则是作者自我位置的表述,他通过这句话强调自己一直以来都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贵,这里的“向道”,意味着面对或讨论某一事物,"从来"表示长久以来的态度,而"不博金"则明确了他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对人心的洞察以及个人立场的表达,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和惠思岁二日二绝(其二)

沙砾藏春未放来,荒庭终日守陈荄。

遥怜草色裙腰绿,湖寺西南一径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惠思岁二日二绝(其一)

懒读书来已数年,从人嘲我腹便便。

为嫌归舍儿童聒,故就僧房借榻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惠思波上鸥

翩翩白凫鸥,汎汎水中游。

西来久不见,梦想在沧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和惠思韵二首(其一)醴泉观

邂逅相随一日闲,或缘香火共灵山。

夕阳兴罢黄尘陌,直似蓬莱堕世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