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乘槎涉弱水,陟降迄仙都。
石室谁开辟,丹台迹有无。
十洲为近地,五岳识真图。
坐听鸾笙晚,劳峰天外孤。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乘槎涉水,攀登至仙境的经历。诗中充满了对神秘与超凡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石室谁开辟,丹台迹有无"两句,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同时也暗示着对修炼之道的追寻。"十洲为近地,五岳识真图"则展现了对广阔天地和宇宙真理的渴望与认知。最后"坐听鸾笙晚,劳峰天外孤"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独的画面,鸾笙晚响,劳峰独峙,既体现了道家追求的宁静致远,也暗含了修行之路的孤独与坚持。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感悟。
不详
钟磬重岩里,楸梧乱石间。
水穷仍见水,山近却无山。
感慨因怀旧,淹留为爱闲。
自嗟尘网系,虽倦不知还。
故堞依山麓,相传汉旧城。
桑麻千亩遍,梧竹一村平。
客醉迟归意,来希重别情。
出门逢野老,重与话躬耕。
不见梁台月,孤亭暮雨昏。
感时思艮岳,怀古问夷门。
苑竹龙钟发,宫槐兔目存。
星轺疏应接,白鸟对开尊。
久系中朝望,嘉招慰物情。
不誇津地重,独喜市门清。
是处成蹊径,凭谁秉国成。
涣群今日事,行矣慎持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