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十首(其九)

志士惜白日,愁多感夜长。

夜长固无奈,况复重凄凉。

昔我同心友,漂流在他乡。

他乡各异俗,所习谅非常。

道路阻且远,无由吐中肠。

俯闻流水声,仰叹明月光。

振衣风泠泠,矫首天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有志之士珍惜白天时光,忧虑太多感觉夜晚漫长。
夜晚本就漫长,更何况又增添了几分凄凉。
昔日一同奋斗的朋友,如今流落在异乡。
异乡风俗各不相同,他们的习惯必定非比寻常。
路途艰难且遥远,无法向他们倾诉内心。
低头听到流水声,抬头仰望明亮月光。
在风中抖擞衣裳,抬眼看那广阔天空。

注释

志士:有志之人。
白日:白天。
愁多:忧虑重重。
夜长:夜晚漫长。
固:本来。
无奈:无可奈何。
昔:从前。
同心友:一同奋斗的朋友。
他乡:异乡。
各异俗:风俗各异。
道路阻:路途艰难。
无由:无法。
中肠:内心。
流水声:流水的声音。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振衣:抖擞衣裳。
矫首:抬头。
天茫茫:天空广阔。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感怀十首(其九)》,表达了诗人的深沉感慨。首句“志士惜白日”揭示了诗人心中的紧迫感和对时光流逝的珍视,如同有志之士不愿虚度光阴。接着,“愁多感夜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愁绪,使得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夜长固无奈,况复重凄凉”进一步加重了诗人的情绪,夜晚的延长和凄凉的氛围加深了他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回忆起昔日的知己好友,“同心友,漂流在他乡”,异地漂泊,习俗相异,更增添了离别的苦涩。

“道路阻且远,无由吐中肠”描绘了与友人无法相见的现实困境,心中的思念难以言表。诗人抬头望见流水和明月,借自然景象寄托情感,“俯闻流水声,仰叹明月光”,流水和月光成为诗人抒发内心孤寂的媒介。

最后两句“振衣风泠泠,矫首天茫茫”以动作和环境描写收尾,诗人抖落衣上的寒风,抬头遥望远方茫然而辽阔的天空,形象地展现了他内心的迷茫与期待,以及对未来的深深思索。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怀十首(其十)

芳草拥幽翠,嘉树郁层阴。

山光到窗户,禽鸟和好音。

阅兹清景逾,古怀独沈吟。

沈吟奚以为,摅情委鸣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遣兴二首(其一)

凿井思所汲,耕田期有秋。

人生岂无志,每为饮食谋。

纷纷路傍儿,傥荡思公侯。

风云一转折,事业不可筹。

何如涧底泉,清清长自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遣兴二首(其二)

种禾莫存莠,种树莫引萝。

引萝苦其树,存莠伤其禾。

营营百年内,变灭成几何?

结交苟不择,中道生怨窝。

可信一寸水,能起万丈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颖语次杨廉夫进士古声韵

老颖冰满头,不识宫妓口。

穷年岂无为,弃置如敝帚。

玉杯渐消磨,含默甘老丑。

余生重其功,怅然怀永久。

昔在三坟前,勇锐破绳纽。

叔世去籀法,十鼓迷八九。

玄风变复变,款识归瓦缶。

春秋已获麟,大义孰为守?

纷纷鸡雉翰,峥嵘出其右。

班生狂不事,张生颠欲走。

空余五色梦,幻入歌奴手。

世乏昌黎才,谁能传其后?

削纤管城封,寂寞中山胄。

所以胥吏徒,刻核嘲腐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