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隐堂

汝州城南二十里,栖亩山前足山水。

老人中开谷隐堂,草屋疏檐对山起。

南横秀岭石官道,想像此堂容此老。

堂前茂林浮春烟,堂后池溏多白莲。

前池红莲开更早,正与茂林相对好。

开轩看莲看不足,远望少室如碧玉。

碧玉如屏掩此堂,老人与世已相忘。

胡马扬尘不容驻,万里奔波失归路。

客舟不顾生事窘,所至有堂名谷隐。

大榜灰飞小榜存,至今长在对衡门。

涧上丈人肯已冷,中原旧事空销魂。

老人本是山中客,四海为家无住宅。

家人清坐已忘贫,何曾更问堂宽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谷生活图景,通过“谷隐堂”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诗的开头以“汝州城南二十里,栖亩山前足山水”点明了地点,随后描绘了一座位于山谷中的“谷隐堂”,它由一位老人精心开辟,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池塘,环境幽静宜人。接着,诗人通过“南横秀岭石官道,想像此堂容此老”表达了对这座堂的想象与敬意,仿佛能在此处找到一位隐居的老者,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乐。

进一步地,诗人描述了堂前后的自然景观:“堂前茂林浮春烟,堂后池溏多白莲。”春日的烟雾缭绕在茂密的树林间,池塘中绽放着洁白的莲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特别提到了“前池红莲开更早,正与茂林相对好”,强调了红莲与茂林的和谐共生之美,以及它们在时间上的错落有致。

接下来,“开轩看莲看不足,远望少室如碧玉”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美景的喜爱与沉迷,即使是在室内也能欣赏到窗外的美景,远处的少室山如同碧玉般美丽,令人陶醉。诗人通过“碧玉如屏掩此堂,老人与世已相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生活的意境,仿佛老人与外界的纷扰隔绝,只沉浸在自然与内心的平静之中。

最后,“胡马扬尘不容驻,万里奔波失归路”通过比喻的手法,暗示了外界的喧嚣与忙碌,与谷隐堂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强调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客舟不顾生事窘,所至有堂名谷隐”则表达了对谷隐堂的赞美,即便是在困境中,人们也会寻找这样一个避风港,象征着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谷隐堂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现实世界中纷扰与喧嚣的逃避,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向往。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日涉园次韵五首(其三)丹桂轩

丹枝近岁出深宫,合向严宸伴晚枫。

珍重幽轩无俗物,月中根垡日边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一依风霜万木枯,岁寒惟见老松孤。

秦皇不识清高操,强欲烦君作大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秋窗遣兴(其一)

造物何繁敷,杂然呈万变。

潜飞惬会心,显藏亦递见。

人生事机巧,雕凿失性善。

碌碌尘寰事,轮环走精电。

萧散眄庭柯,商意集微霰。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秋窗遣兴(其二)

晴枝飐小鸟,啁啾振毛羽。

凉飙堕寒花,静中有真趣。

倚槛看浮云,随时成散聚。

世变无常境,心定自安遇。

棐几杂图书,幽事能毕具。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