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送杨景修秘校归》。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武夷曾孙”的人物,他手持桂枝,归隐于故乡的山林之中。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杨景修归隐生活的赞赏与向往。
接着,诗人以“夸乡始信一经是,衣锦不须三组还”两句,赞扬了杨景修通过读书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自信,无需通过外在的荣华富贵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里,“一经”指的是书籍或知识,“三组还”则可能暗喻古代官员的官服等级,暗示了杨景修通过个人修养达到了精神上的富足。
“蓬莱观书聊复尔,枳棘栖鸾殊未然”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杨景修的生活态度。蓬莱被视为神仙居住之地,这里借指读书的境界;而“枳棘栖鸾”则是比喻在恶劣环境中仍能保持高洁品质,但并未实现理想中的辉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杨景修虽身处平凡却追求高远境界的敬佩之情。
最后,“野人放荡辱先进,惭愧竹林诸阮间”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未能像杨景修那样放荡不羁,反而感到羞愧于与竹林七贤(阮籍等)这样的先贤相比。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杨景修人格魅力的钦佩,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达到同样境界的自我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景修归隐生活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