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夜役神多损寿,先生下世未中年。
撰碑纵托登龙伴,营奠应支卖鹤钱。
孤垄阴风吹细草,空窗湿气渍残篇。
人间别更无冤事,到此谁能与问天。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深切的哀悼与怀念之情。"日夜役神多损寿,先生下世未中年"两句,描绘出逝者的早逝和辛勤劳碌的一生,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逝者生命短暂的感慨。
接下来,"撰碑纵托登龙伴,营奠应支卖鹤钱"两句,则是描写为逝者立碑纪念,甚至不惜牺牲个人财产,以示对逝者的尊崇。其中"撰碑"和"营奠"表明了诗人对逝者的高度评价和深切哀思。
在后半首中,"孤垄阴风吹细草,空窗湿气渍残篇"两句,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诗人借由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孤独。
最后,"人间别更无冤事,到此谁能与问天"两句,则表明了对逝者的思念无尽,以及面对生命消逝时那份无奈与无从质疑命运的悲凉之情。诗中多处使用问句,不仅增强了情感的抒发,也让整首诗的情绪更加深沉和复杂。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哀思、情感浓烈且富有哲理的悼亡诗,展现了诗人在面对亲友逝世时内心的挣扎与不舍。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
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
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此地似乡国,堪为朝夕吟。
云藏吴相庙,树引越山禽。
潮落海人散,钟迟秋寺深。
我来无旧识,谁见寂寥心。
画角吹残月,寒声发戍楼。
立霜嘶马怨,攒碛泣兵愁。
燕雁鸣云畔,胡风冷草头。
罢闻三会后,天迥晓星流。